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娜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病毒
  • 2篇吸毒
  • 2篇吸毒人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分子流
  • 2篇分子流行病学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高通量
  • 2篇高通量测序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丙型肝炎病毒
  • 2篇测序
  • 1篇性传播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准种
  • 1篇吸毒人群
  • 1篇基因

机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云南省德宏州...
  • 1篇陇川县疾病预...

作者

  • 4篇邱茂锋
  • 4篇张静娜
  • 3篇张志敏
  • 2篇蒋岩
  • 2篇段松
  • 2篇王继宝
  • 2篇赵琦
  • 1篇张桂云
  • 1篇龚渝蓉
  • 1篇温玉洁
  • 1篇龙玉存
  • 1篇高志云
  • 1篇潘品良
  • 1篇唐仁海

传媒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国和缅甸籍吸毒人员HI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中国和缅甸籍吸毒人员HIV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对德宏州所辖5个县市所有戒毒所内的7867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剔除信息不完整者及非自愿参加本调查者,共7756名吸毒人员纳入本研究,其中,中国籍5389名,缅甸籍2367名。采用x。检验分别比较中国和缅甸籍不同特征吸毒人员HIV感染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分析两国籍吸毒人员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果7756名戒毒人员的年龄为(35.45±10.91)岁,HIV感染率为7.18%(557例),其中中国籍为6.22%(335/5389),缅甸籍为9.38%(222/2367)(X2=24.21,P〈0.001)。中国籍吸毒人员中,与≤25岁者相比,25—34、35~44和〉145岁者感染HIV的0R(95% CI)值分别为2.88(1.46~5.69)、5.72(2.87~11.40)和3.48(1.66~7.27);与在婚者相比,未婚者和离异或丧偶者感染HIV的OR(95% CI)值分别为1.44(1.08—1.93)和1.56(1.09 - 2.24);与汉族相比,景颇族感染HIV的0R(95% CI)值为1.47(1.07—2.04);与非静脉注射者相比,静脉注射者感染HIV的OR(95%CI)值为12.48(9.73~16.01)。缅甸籍吸毒人员中,与女性相比,男性感染HIV的OR(95% CI)值为0.50(0.26—0.93);与≤25岁者相比,25~34、35~44和≥45岁者感染HIV的OR(95% CI)值分别为1.82(1.18-2.77)、2.90(1.82~4.62)和2.31(1.24—4.30);与汉族相比,景颇族感染HIV的0R(95% CI)值为2.22(1.44~3.41);与非静脉注射者相比,静脉注射者感染HIV的OR(95% CI)值为10.61(7.68~14.64)。结论缅甸籍吸毒人员的HIV感染率高于中国籍吸毒人员;中国籍吸毒人员的艾滋病防治重点应在≥25岁、非�
唐仁海张志敏杨跃诚冯凯迪杨世江张静娜叶润华邱茂锋段松
关键词:HIV吸毒人群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国与缅甸籍吸毒人员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德宏州)中国和缅甸籍吸毒人员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分布特征。方法于2015年1—9月间,选取德宏州内各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为研究对象,共7545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浆样本。其中HCV抗体阳性的样本为752份,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血浆量为200μl以上的样本共139份(中国籍和缅甸籍样本分别75和64份)进行核酸提取和HCV核酸扩增、测序,采用MEGA6.06软件建立系统进化树,并对不同的基因亚型进行分组后计算样本间的平均基因离散率。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特征研究对象HCV亚型分布情况,采用方差分析比较CE1和NS5B区不同亚型基因离散率差异。结果64份缅甸籍样本扩增成功43份(67%),其中CE1和NS5B区分别成功扩增31和38份;75份中国籍样本扩增成功52份(69%),其中CE1和NS5B区分别成功扩增43和45份。成功扩增的样本中,中国籍和缅甸籍的吸毒人员HCV基因亚型均以3b和6n为主,中国籍中分别占27%(14份)和37%(19份),缅甸籍中分别占28%(12份)和33%(14份);其他亚型中(6u、3a、1a、1b型),中国籍样本分别占14%(7份)、19%(10份)、2%(1份)、2%(1份),缅甸籍样本分别占16%(7份)、5%(2份)、16%(7份)、2%(1份),1a亚型缅甸籍高于中国籍(P=0.015),3a亚型中国籍高于缅甸籍(P=0.031)。CE1区1a、1b、3a、3b、6n和6u亚型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0.048±0.007、0.091±0.013、0.074±0.008、0.061±0.006、0.136±0.009、0.031±0.005(F=516.26,P〈0.001),NS5B区1a、1b、3a、3b、6n和6u亚型的基因离散率分别为0.032±0.006、0.065±0.012、0.058±0.008、0.041±0.005、0.059±0.008、0.045±0.006(F=45.11,P〈0.001)。结论德宏州吸毒人员中HCV存在6种亚型,6n�
王译葵冯凯迪王继宝张志敏唐仁海叶润华张静娜杨跃诚邱茂锋段松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吸毒人员基因型
高通量测序技术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溯源调查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准种群的Hiseq高通量测序(Hiseq测序)技术,并调查一起疑似通过共用针具传播HCV的案例。方法针对2015年1月15日在美沙酮门诊发现的1例HCV抗体阳转静脉注射吸毒者(编号P1),调查在其可能感染HCV的时期内(2014年3月24日之后)与其共用针具、HCV抗体阳性的4例静脉注射吸毒者(编号P2~P5)的流行病学信息,并以与P1在同一美沙酮门诊服药或者居住在同一乡镇、HCV抗体阳性的28例静脉注射吸毒者(编号C1~C28)作为研究对照。分别采集上述33名的全血样品5 ml,提取血浆中的RNA并逆转录后进行HCV基因亚型分析,对亚型与P1相同的样品进行Hiseq测序,分析样品中HCV的准种分布情况,计算样品内和样品间的基因离散率,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P1样品的基因亚型为3b,与其亚型相同的样品有P2、C7、C12、C14、C15、C16、C19、C20、C28。其中9份成功进行了Hiseq测序,获得的有效序列数为249753~1086333条(平均869608条)。剔除重复序列后,获得3~172个(平均48个)独特准种群的序列。9份样品的样品内基因离散率中位数(P50)为0.4%~12.3%;P1与其余8份样品间基因离散率的P50(P25,P75)分别为19.0%(18.4%,19.8%)、10.4%(2.8%,18.3%)、19.6%(17.8%,21.4%)、24.9%(23.8%,26.1%)、19.8%(18.7%,20.7%)、20.1%(18.9%,21.2%)、20.6%(20.0%,21.1%)、23.6%(22.4%,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9.40,P=0.100);P1与C7个别准种群间的基因离散率为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P1与P2之间无传播关系,但与C7之间可能存在传播关系。结论 Hiseq测序技术可以在准种水平上有效地用于HCV感染溯源调查,具有高通量、操作较简便、成本相对低、实用价值较高的特点。
张静娜王译葵蒋岩龙玉存王继宝冯凯迪唐仁海张志敏段松赵琦张桂云邱茂锋
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高通量测序技术
婚内性传播的HIV准种传播和进化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婚内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HIV)准种传播和进化规律,并探讨样本类型(全血、血浆)对分析结果的潜在影响。方法选择传播关系和传播时间明确的4对婚内新近传播HIV夫妻作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液样本,分别提取全血、血浆中的总核酸、核糖核酸(RNA),进行HIV基因亚型分析。以HIV-1包膜蛋白(env)基因区为目的片段,分别将总核酸或RNA反转录产物进行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构建脱氧核糖核酸(DNA)文库,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HIV准种分布,计算样本内、夫妻样本间的基因离散率,并做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4对夫妻的HIV基因亚型分别相同。除1对夫妻的血浆样本PCR扩增失败外,其余14份全血、血浆样本成功进行Miseq测序,获得134 135(67 831~178 392)条有效序列,代表101(12~455)个独特准种。多数样本中前20个准种序列的频数占总序列数的比例〉80%;6/8的受检者全血样本中,第1个优势序列的频数占了90%以上;同一受检者全血样本中高频准种的分布比血浆中更集中。基因离散率、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4对夫妻的婚内HIV传播关系都与预期相符,传播方向除1份血浆样本外同样与预期相符。结论 HIV准种的多样性和频数分布有助于了解HIV的传播和进化规律,全血样本所得的HIV感染溯源分析结果比血浆样本更可靠、更实用。
温玉洁龚渝蓉蒋岩王继宝赵琦段松张静娜潘品良高志云邱茂锋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疾病传播高通量测序准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