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毅 作品数:6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调脾疏肝法联合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调脾疏肝法辅助化疗对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62例三阴性乳腺癌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和观察组(采用调脾疏肝法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7%(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和消化道毒副作用程度较对照组轻,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调脾疏肝法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李勇 林菜梅 宋迪梨 陈洪毅 陈虹珠顺铂联合希罗达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晚期胃癌患者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以此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参考依据。方法取我院收治的6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顺铂与希罗达联合用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奥沙利铂与希罗达联合用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的临床治疗方案中,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效果确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林菜梅 罗泽民 罗燕娜 李勇 池海波 陈洪毅关键词:晚期胃癌 希罗达 顺铂 奥沙利铂 疗效 益气健脾养血汤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分析益气健脾养血汤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治疗晚期卵巢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接受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治疗,共24例,联合组接受益气健脾养血汤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治疗,共24例,对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症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养血汤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晚期卵巢癌患者不良症状的发生概率。 李勇 林菜梅 宋迪梨 陈洪毅 陈虹珠关键词:多西紫杉醇 顺铂 晚期卵巢癌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比较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SCLC患者38例,按照Rev Man 5.0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化疗前均采取水化利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3周为1个化疗周期,2个化疗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病情无好转者则持续治疗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曲线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87,P〉0.05)。截至2015年9月,观察组中8例(42.1%)患者死亡,对照组中9例(47.4%)患者死亡,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8.319,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7个月。对照组患者严重胃肠道反应、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5.8%、42.1%,观察组分别为21.1%、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但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且不增加毒副作用发生率。 林菜梅 潘妙君 罗泽民 李勇 池海波 陈洪毅 史华帝 李乔巧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拓扑替康 足叶乙甙 顺铂 疗效比较研究 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对比拓扑替康联合顺铂(TP)治疗方案与足叶乙甙联合顺铂(EP)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收治的3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19例、实验组16例,其中对照组接受EP方案治疗,实验组接受TP方案治疗,2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更长,远期生存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细胞癌患者而言,拓扑替康联合顺铂方案有利于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并提高远期生存率,但应注意对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的防治。 林菜梅 潘妙君 罗泽民 李勇 池海波 陈洪毅 史华帝 李乔巧关键词:小细胞肺癌 顺铂 足叶乙甙 拓扑替康 降钙素原水平测定在鉴别血流感染菌种中的辅助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血培养结果和降钙素原(PCT)定量数值的分析,预测PCT浓度水平对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2022年7月—2023年6月本院各科室血培养结果与PCT定量数值进行分析。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血培养阳性组和血培养阴性组,血培养阳性组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根据所属科室分为内科组、外科组、肿瘤科组及重症学科组,对血培养菌种与PCT水平进行分析,预测PCT水平测定在鉴别血流感染菌种中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①血培养阳性组PCT中位数水平为3.73(0.36,15.15)μg/L,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PCT中位数水平为7.88(0.92,25.00)μg/L,高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菌组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感染的各科室间菌种的构成比有差异,其中重症学科组以革兰阳性感染菌占比最大(47.7%),内科组、外科组、肿瘤科组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尤其外科组占比最大(73.3%);单株感染菌种中:重症学科组的PCT阳性率(87.7%)最高,肿瘤科组的PCT阳性率(61.9%)最低。结论:PCT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快速辅助诊断血流感染,结合科室区域流行菌种及其PCT阳性率可提高预判病原菌种的准确度。 黄轩 吴燕仁 苏瑞文 陈洪毅 李忠禄 陈小霞关键词:血培养 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