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程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注射壶外置的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注射壶外置的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行扩张器置入术的68例有并发症的患者为病例组,同时按照1∶3比例选择同期行扩张器置入术且无并发症的195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损部位及面积,选择不同形状及大小的扩张器。观察指标包括入院诊断、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血红蛋白计数、性别、年龄、扩张器置入部位、入院时节、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长。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入部位在躯干部(OR=0.439,95%CI:0.207~0.901,P=0.028)、入院诊断为小耳畸形(OR=4.155,95%CI:1.735~10.206,P=0.001)和入院时节在4至9月(OR=3.269,95%CI:1.819~6.073,P<0.001)是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节为4至9月(OR=3.272,95%CI:1.796~6.156,P<0.001)是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扩张器置入部位在躯干部、入院诊断为小耳畸形和入院时节为4至9月是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 钟群珍葛鋆刘华涛陈程张婷
- 关键词:扩张器术后并发症护理
- 靶向干扰GPx1基因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靶向上调和下调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U118MG)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合成针对GPx1的siRNA和构建、鉴定pc DNA3.1-GPx1重组质粒,分别用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瞬时转染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和U118MG。Real-time PCR检测U87MG和U118MG中GPx1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后GPx1蛋白表达,用MTS检测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细胞的活力、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iRNA干扰U87MG细胞后在24 h、48 h和72 h对细胞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25.9%、35.7%和34.8%,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质粒转染U118MG细胞后在24 h、48 h和72 h对细胞活力的促进率分别为22.7%、45.8%和39.8%,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经siRNA干扰,U87MG细胞迁移抑制率为41.6%±8.2%,细胞侵袭抑制率为40.4%±10.1%,经siRNA干扰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质粒转染后细胞迁移促进率为55.8%±9.8%,细胞侵袭促进率为60.8%±9.2%,经质粒转染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siRNA下调GPx1表达可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的生长、迁移和侵袭;相反,质粒上调GPx1表达可促进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118MG的生长、迁移和侵袭。
- 刘阳李军亮许新科邝崑琦翁胤仑陈伟陈程李方成
-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小干扰RNA
-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处理人胶质瘤细胞长链非编码RNA差异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治疗(HMME-PDT)处理后人胶质瘤U251细胞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表达谱的变化.方法 使用HMME-PDT处理人胶质瘤U251细胞,提取RNA,体外反转录制备并标记为双链cDNA,在标准条件下与含有33 045条lncRNA及30215条mRNA的芯片杂交,计算机扫描荧光信号图像,分析lncRNA和mRNA表达谱的变化.结果 在HMME-PDT处理的人U251细胞中,lncRNA表达上调l 121条,表达下调1 025条;mRNA表达上调1 111条,表达下调935条(变化>2倍且P< 0.05).结论 HMME-PDT处理后人胶质瘤细胞lncRNA/mRNA发生明显变化,lncRNA与光动力处理后抗原呈递元件(APM)表达变化密切相关.
- 张善义王圣文李军亮欧阳乐平许新科陈伟陈程李方成
- 关键词:胶质瘤长链非编码RNA
- 先天性巨大黑色素细胞痣早期治疗的可行性探讨
- 2022年
- 目的探讨早期治疗先天性巨大黑色素细胞痣(巨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1年12月, 在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巨痣的患儿临床资料。一期埋置肾形扩张器, 手术方式包括单次扩张和重复扩张。二期手术切除巨痣, 行扩张皮瓣转移修复术。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患儿家长满意度。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的组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内置型和外置型扩张器感染率。结果共纳入58例患儿, 男24例, 女34例, 年龄为3个月至3岁, 平均(1.45±0.83)岁。共埋置190个扩张器, 术后随访5~106个月, 平均42.43个月, 扩张器埋置期间发生扩张器伤口感染29个, 扩张器外露41个, 扩张皮瓣血供障碍2个, 扩张器破裂6个, 对症处理后均未影响二期皮瓣转移。3个月~<1岁、1~<2岁、2~<3岁及3岁年龄组之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分别为37.34%(31/83)、56.75%(21/37)、3.33%(13/39)及41.94%(13/31),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21, P=0.157), 内置型和外置型扩张器注水壶伤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6.67%(6/36)和14.94%(23/154), 两者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0.07, P=0.795)。所有患儿外形得到了显著改善, 效果良好, 患儿家长满意度评价:39例患儿家长为特别满意, 20例为一般, 未发现患儿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早期治疗先天性巨痣较为可靠的方法。
- 张佳琦陈程石芬苏正肖小莲张剑陈宸王永振梁伟强张金明
- 关键词:组织扩张术整形手术外科皮瓣手术后并发症
- 胸壁瘢痕疙瘩切除后真皮锚定法减张缝合联合低能量电子线照射的疗效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究胸壁瘢痕疙瘩切除后通过真皮锚定法减张缝合,联合低能量电子线照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治疗的中大型胸壁瘢痕疙瘩患者临床资料。术中于浅筋膜层完整切除瘢痕疙瘩,同时在瘢痕疙瘩中央部位保留一小块瘢痕真皮组织,缝合切缘时锚定该真皮组织,做皮下减张缝合;于术后24 h内进行首次低能量电子线照射治疗,照射范围为切口边缘5~10 mm,深度为皮下2 cm,共照射3次,每次间隔24 h,总照射剂量为20 Gy。术后3、6、12个月分别记录瘢痕疙瘩宽度、增生程度(用高度表示)及复发情况;术后1年评价患者满意度(总分为10分,0~3分为不满意,4~7分为一般满意,8~10分为非常满意)及电子线照射治疗后的并发症(红斑、切口延迟愈合、色素沉着等)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同一变量在不同时期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或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39例患者39处瘢痕疙瘩,男15例,女24例,年龄(30.9±9.5)岁,术前瘢痕疙瘩宽度为(43±5)mm(38~48 mm),体积为20.0 mm×38.0 mm×7.5 mm~80.0 mm×48.0 mm×1.6 mm。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即刻伤口呈轻度隆起状态,渗液少,电子线照射治疗后伤口干洁。术后3、6、12个月随访,瘢痕宽度分别为(1.3±0.5)、(1.8±0.5)及(2.9±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增生程度分别为(0.9±0.3)、(1.3±0.3)及(1.8±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瘢痕疙瘩复发率分别为12.8%(5例)、23.1%(9例)和25.6%(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患者满意度评分为2~10分,平均7分,其中不满意4例(10%),一般满意10例(26%),非常满意25例(64%)。所有患者电子线照射治疗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胸壁瘢痕疙瘩切除真皮锚定法�
- 张佳琦陈程葛鋆石芬王永振张金明梁伟强
- 关键词:瘢痕疙瘩
- 扩张器注射壶安置方式对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处理策略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扩张器注射壶安置方式对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整形外科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的小耳畸形或先天性耳廓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扩张法耳廓再造术重建耳廓,一期行耳后扩张器置入术。按照扩张器注射壶放置情况,分为扩张器注射壶内置组(简称"内置组")与扩张器注射壶外置组(简称"外置组")。术后常规注水扩张,扩张器置入术后即刻至二期手术前随访观察2组患者的耳后扩张器术区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纳入51例患者,男42例,女9例,年龄5~43岁,平均13.1岁;左侧19例,右侧31例,双侧1例。内置组21例,外置组30例。2组患者均行扩张期内随访1~3个月。2组患者扩张器置入术后共有19例出现血肿、感染、皮瓣血运异常、扩张器外露、扩张器损坏并发症;内置组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单纯血肿3例,扩张器外露3例;外置组发生并发症13例,包括单纯血肿5例、单纯扩张器感染2例、扩张器损坏1例、血肿合并感染2例、感染合并扩张器外露1例、皮瓣血运异常合并扩张器外露1例、血肿合并皮瓣血运异常及扩张器外露1例。上述所有并发症患者经治疗后按期或提前完成耳廓再造二期手术,术后效果良好。外置组的感染发生率高于内置组[28.57%(6/21)vs.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P=0.049);2组间血肿(χ2=1.12)、皮瓣血运异常(χ2=1.46)、扩张器外露(χ2=0.22)、扩张器损坏(χ2=0.71)发生例数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扩张器注射壶外置会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两种注射壶安置方式对耳后扩张器置入术后血肿、皮瓣血运异常、扩张器外露、扩张器损坏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两种方
- 葛鋆王永振钟群珍陈程
-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