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贻崧

作品数:17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抑制剂
  • 4篇制剂
  • 4篇山楂
  • 4篇山楂酸
  • 4篇糖原
  • 4篇糖原磷酸化酶...
  • 4篇缺血
  • 4篇磷酸
  • 4篇磷酸化
  • 4篇酶抑制剂
  • 4篇脑缺血
  • 3篇卒中
  • 3篇脑卒中
  • 3篇胶质
  • 3篇胶质细胞
  • 3篇固有免疫
  • 3篇分子
  • 2篇调控网络
  • 2篇信号

机构

  • 10篇南昌大学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宁夏大学

作者

  • 14篇钱贻崧
  • 7篇吕燕妮
  • 3篇李运曼
  • 3篇孙宏斌
  • 3篇汤旭蓁
  • 3篇关腾
  • 2篇温金华
  • 2篇辛洪波
  • 2篇杨亚琴
  • 2篇魏筱华
  • 1篇章宇
  • 1篇黄景慧
  • 1篇代金霞
  • 1篇欧阳爱军
  • 1篇江明金
  • 1篇蔡军
  • 1篇张洁
  • 1篇李艳明
  • 1篇王丽娟
  • 1篇岳思君

传媒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Chines...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成药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0
  • 1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枸杞LbMYB103基因克隆及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2015年
以枸杞品种‘宁杞1号’花药为材料,采用RT-PCR技术,分离了R2R3类MYB基因LbMYB103包含完整开放阅读框(ORF)的cDNA片段,碱基序列与已知基因HQ415755完全一致。运用Gateway技术构建LbMYB103基因植物过表达载体pMDC83-LbMYB103,利用基因枪法将融合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过表达载体转入洋葱表皮细胞,将LbMYB103基因定位在细胞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LbMYB103基因在花药中优势表达,果实中表达量较低,在根、茎和叶中均未检测到其转录本,推测LbMYB103基因可能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pMDC83-LbMYB103转入拟南芥(Col-0),经筛选获得T1代抗性再生植株52棵,PCR鉴定有41棵阳性植株,收获T1代种子,经抗性筛选获得T2代抗性植株29棵,PCR鉴定有23棵阳性植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LbMYB103在拟南芥植株的基因组中正常表达。表型观察发现T1和T2代拟南芥花药发育异常,花发育迟缓,果荚短小无种子,进一步表明LbMYB103可能与植物的育性有关。该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枸杞遗传转化,深入研究LbMYB103基因在枸杞花药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的调控功能奠定了基础。
郑蕊岳思君王丽娟钱贻崧代金霞
关键词:枸杞拟南芥
一种离心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离心机,包括箱体、底架、伺服电机、转轴、支撑板、调节按钮、把手、电动伸缩杆、离心管、固定架、连接杆、箱门、通孔、调速旋钮、显示屏;所述固定架呈圆柱形设置,固定架中部和连接杆固定连接,固定架四周均匀开设...
辛洪波钱贻崧吴雪晗杨亚琴辛肇晨
文献传递
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钱贻崧
关键词:山楂酸脑缺血星形胶质细胞
尼卡拉温在预防、治疗炎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尼卡拉温在预防和/或治疗炎症相关疾病中的应用。药理学实验表明:1)尼卡拉温可显著增加LPS诱导的脓毒症小鼠的存活率,减轻组织病理学损伤,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阈下剂量的尼卡拉温与地塞米松合用能明显...
辛洪波钱贻崧杨亚琴吴雪晗辛肇晨李桃生
文献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hsa-miR-181a在脑卒中发病中的分子调控网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与脑卒中相关的分子调控网络。方法运用UCSC基因组浏览器、人类miRNA疾病数据库、TF-miRNA调控数据库、miRNA靶基因预测验证数据库、Genecards数据库、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疾病数据库、DLANALAB-Lnc Base数据库、转录因子结合谱数据库,研究hsa-miR-181a的上游转录因子,下游靶基因及与其相互作用的LncRNA间的多个调控途径,绘制hsa-miR-181a的核心调控网络图。采用脂多糖(LPS)刺激慢病毒感染的BV2小胶质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肿瘤蛋白63(p63)、miR-181a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水平变化,对hsa-miR-181a调控网络进行验证。结果 UCSC数据库中显示hsa-miR-181a有2个亚型,在多个物种中具有高度保守性。通过疾病分析及文献调研发现hsa-miR-181a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是缺血性疾病。信息学分析显示hsa-miR-181a受转录因子p63调控的同时,又调控着下游靶基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TLR4等58个基因。此外,Lnc RNA CDKN2B-AS1的转录和其锌指转录因子Snail、n-MYC也可能与hsa-miR-181a存在相互作用。所有基因构成一个以hsa-miR-181a为核心的调控网络,在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LPS刺激的BV2细胞中,TLR4、p63、miR-181a水平升高,而RNA慢病毒技术干扰小胶质细胞中的p63的表达后,p63表达降低,miR-181a水平也降低,下游NF-κB p65水平被抑制,表明p63是TLR4调节miR-181a表达的关键信号分子。结论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并初步验证了hsa-miR-181a分子在脑卒中疾病中的调控网络,为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吕燕妮钱贻崧付龙生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固有免疫脑卒中调控网络
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调节脑卒中作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对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期探讨其调节脑卒中的生物学途径和信号通路,为hsamiR-181a的实验验证及功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利用TargetScan 6.0、miRWalk、miRanda、PicTar、Genecards数据库预测所得的hsa-miR-181a与脑卒中所相关的靶基因,通过BINGO及DAVID对脑卒中相关靶基因集合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信号通路分析。hsa-miR-181a可与固有免疫基因TLR4相互作用,并同时作用于与脑卒中相关的其它靶基因,通过调节细胞途径,影响代谢过程等生物学途径,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等KEGG信号通路发挥作用。固有免疫信号分子hsa-miR-181a可通过调节细胞途径,影响代谢过程等生物学途径,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等信号通路调节脑卒中,为进一步实验和功能验证提供生物信息学指导。
吕燕妮钱贻崧付龙生魏筱华
关键词:MIRNAS固有免疫脑卒中信号通路
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小鼠血糖和肝糖原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考察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正常和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对肝糖原的影响,初步探讨其降糖机制。方法:山楂酸灌胃7天,分别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口服葡萄糖造成小鼠高血糖模型,与正常组一起测定静脉血糖和肝糖原含量。结果:山楂酸可显著对抗肾上腺素、葡萄糖引起的血糖升高,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肝糖原降解,增加葡萄糖致高血糖小鼠肝糖原含量;可增加正常小鼠肝糖原储备,但不影响正常血糖。结论:山楂酸具有降血糖作用,机制与其抑制肝糖原分解有关。
汤旭蓁关腾钱贻崧李运曼孙宏斌黄景慧章宇
关键词:山楂酸血糖肝糖原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
青年和老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肺损伤的机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研究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心肺组织损伤情况及机制。方法按5~6月龄和20~21月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青年和老年组。实验组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为缺血1 h再灌注1、12、24、48 h组。取各灌注时间点的小鼠心肺组织,HE和TUNEL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心脏Na^+-K^+-ATP酶、Ca^(2+)-ATP酶变化,称重法计算肺指数,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肺组织中核因子κBp65(NF-κBp65)、磷酸化NF-κBp65(p-NF-κBp65)、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水平,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色法测定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青年和老年小鼠分别在再灌注24 h和再灌注1 h发生肺部炎症反应,而分别于再灌注24 h和再灌注12 h可见心脏出血,肺对再灌注刺激的反应比心脏组织更早。同时在对Na^+-K^+-ATP酶、Ca^(2+)-ATP酶、肺指数、NF-κB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的测定发现,这些指标在青年和老年小鼠组上的变化与其病理组织变化时程一致。结论老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会引起心肺组织的损伤,能量代谢和炎症级联反应为其损伤的主要机制。
吕燕妮付龙生钱贻崧江明金何礼标欧阳爱军郑宇
关键词:心肺损伤老年小鼠
新型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英文)
2010年
目的:探讨新型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山楂酸(MA)对高血糖大鼠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HFD)合并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制作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不同剂量MA(10,5和2.5mg·kg?1·d?1)灌胃2周。双侧颈总结扎诱导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评价MA对脑缺血/再灌II型糖尿病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结果:MA可显著降低II型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GLU)、血浆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脑缺血II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下降;缺血3d后海马CA1区可观察到显著神经元损伤。MA显著减轻脑缺血损伤,并呈剂量依赖性。此外,MA可显著降低皮层和海马区MDA含量,减轻脑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缺血再灌大鼠脑组织的SOD活性。结论:MA预作用对II型糖尿病合并脑缺血诱导的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关腾钱贻崧黄梦昊黄龙飞汤旭蓁李运曼孙宏斌
关键词:山楂酸神经保护II型糖尿病
靶细胞提取联用HPLC-TOF MS法分析丹红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应用靶细胞提取联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 MS)法分析丹红注射液中的活性成分,并对其防治疾病的分子机制做生物信息学预测。方法将小胶质细胞(BV2细胞)和丹红注射液共孵育,HPLC-TOF MS法对所得的细胞破碎液进行分析,然后挖掘靶细胞结合成分中与脑卒中相关的蛋白和信号通路。结果从BV2细胞破碎液中检测到丹参素、原儿茶醛、6-羟基红花黄色素A、迷迭香酸、丹酚酸B这5种丹红注射液中的水溶性成分,再构建靶细胞结合成分-蛋白网络,映射在Biocart信号通路中,包括Toll受体信号通路、神经营养因子、细胞凋亡、MAPK信号通路等,关联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炎症、氧化应激方面。结论该研究初步阐释了丹红注射液与脑卒中信号通路的关联。
吕燕妮钱贻崧付龙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活性成分BV2细胞M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