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斌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越冬
  • 1篇性别
  • 1篇雁鸭类
  • 1篇越冬期
  • 1篇越冬水鸟
  • 1篇越冬行为
  • 1篇生境
  • 1篇生境选择
  • 1篇食性
  • 1篇食性分析
  • 1篇水鸟
  • 1篇水禽
  • 1篇鸟类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动态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鄱阳湖
  • 1篇温度
  • 1篇活动节律

机构

  • 7篇江西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邵明勤
  • 7篇陈斌
  • 4篇蒋剑虹
  • 1篇吴娟
  • 1篇徐宁

传媒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湿地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鄱阳湖越冬雁鸭类的种群动态与时空分布被引量:9
2016年
2014年10月—2015年4月,采用样点法对鄱阳湖5个区域的47个样点中越冬雁鸭类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雁鸭类18种,包括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和白额雁Anser albifrons。豆雁Anser fabalis的累计数量最多,其次为小天鹅、白额雁、鸿雁Anser cygnoides和罗纹鸭Anas falcata;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出现频次最高,其次为豆雁、小天鹅、鸿雁和白额雁;斑嘴鸭、豆雁和小天鹅出现湖泊数最多。浅水湖泊、草洲和泥滩是多数越冬雁鸭类偏好的生境。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集中了最多、最全的雁鸭类。
邵明勤陈斌蒋剑虹
关键词:丰富度生境选择越冬水禽
鄱阳湖越冬水鸟共存机制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从形态学阐述水鸟共存机制,对鄱阳湖越冬的常见水鸟(24种游禽和36种涉禽)的体质量、体长、嘴峰、跗蹠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游禽间体质量比值(1.22±0.06)和嘴峰比值(1.22±0.14)略高,体长比值(1.09±0.03)和跗蹠长比值(1.07±0.02)略低.涉禽间体质量比值(1.18±0.03)略高,体长比值(1.07±0.01)、嘴峰比值(1.09±0.01)和跗蹠长比值(1.08±0.2)略低.游禽和涉禽的各形态特征比值均在1.1~1.2左右,这说明鄱阳湖鸟类的共存主要依赖物种的生态习性的分化维持的.亲缘物种形态特征较为相似.灰鹤( Grus grus)与白枕鹤( G. vipio)、小白额雁( Anser erythropus)与灰雁( A. anser)、罗纹鸭( Anas falcata)与针尾鸭( A. acuta)、斑嘴鸭( A. poecilorhyncha)与赤颈鸭( A. penelope)等鸟类间形态相似性较高,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反嘴鹬( Recurvirostra avosetta)、白琵鹭( Platalea leucoro-dia)、苍鹭( Ardea cinerea)等鸟类与其它水鸟差异较大.运用竞争排斥原理分析了水鸟形态分化与物种共存和数量多寡的关系。
蒋剑虹陈斌邵明勤
关键词:鄱阳湖
江西省白腰文鸟巢址选择被引量:5
2016年
2015年12月与2016年3月,在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和宜春靖安县宝峰镇对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的巢址选择进行了调查.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巢树与食物及水因子、安全因子和巢隐蔽因子.用5 m×5 m样方法对巢址和对照样方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巢树高和林冠宽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白腰文鸟倾向于选择树较高、林冠较宽的小生境营巢,这与巢需要高的安全性有关.
邵明勤徐宁吴娟陈斌
关键词:白腰文鸟巢址选择主成分分析
性别、温度、时间、集群大小对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潜水行为的影响
邵明勤陈斌张聪敏龚浩林
小䴙䴘和凤头䴙䴘越冬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被引量:7
2015年
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了小??(Podiceps ruficollis)和凤头??(Podiceps cristatus)越冬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结果表明,小??的游泳、休息、取食和修整所用的时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88%、22.56%、21.26%和13.57%;凤头??的休息、修整、游泳和取食所用时间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2.07%、25.33%、20.59%和10.35%。两种??行为的昼间时间分配与节律相似,但其取食和休息等行为高峰的出现时段产生了分化。小??的取食时间与凤头??的休息时间显著相关,表明小??会避免在凤头??取食高峰时取食,而在凤头??的休息高峰时进行取食。两种??行为的能量支出都在越冬中期最高,后期次之,前期最低;环境气温越低,其行为能量支出越高。
陈斌蒋剑虹邵明勤
关键词:活动节律越冬行为
中华秋沙鸭越冬期昼间行为能量支出及其变化被引量:10
2017年
2015年12月~2016年3月,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越冬期昼间行为能量支出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越冬期,中华秋沙鸭昼间能量支出较多的行为分别是游泳、取食和飞翔,其平均静止代谢率分别为(117.96±36.80)KJ/d、(115.60±38.94)KJ/d和(104.15±51.34)KJ/d,这与非繁殖期中华秋沙鸭的主要生理需求相符合。雄性中华秋沙鸭越冬期昼间警戒行为的能量支出显著大于雌性(F=4.929,df=1,p=0.033),这与雄性中华秋沙鸭更多地承担群体的守卫工作有关。随着日平均气温的升高,中华秋沙鸭警戒行为的能量支出显著降低(F=5.816,df=1,p=0.026),说明该种水鸟在不同气温下采取差异化的行为对策。随着群体中个体数量的增加,中华秋沙鸭社会行为的能量支出显著增加(F=5.109,df=1,p=0.043),中华秋沙鸭群体增大使其用于取食和警戒的时间明显减少,因而用于其它行为(如社会行为)的时间相应增加。
邵明勤陈斌
关键词:越冬
江西繁殖鸟类食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已有文献资料,对江西繁殖鸟类食性进行了整理。江西共有繁殖鸟类255种,其中,陆生鸟类219种,水鸟3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9种。纯食动物的鸟类最多(47.06%),且大多数陆生鸟类(80.82%)和水生鸟类(86.11%)均纯食或主食动物性食物。繁殖季节应侧重陆生鸟类的保护,并对珍稀的鸡形目和猛禽提出了保护措施。
陈斌蒋剑虹邵明勤
关键词:繁殖鸟类食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