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华

作品数:28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文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文选
  • 5篇文学
  • 4篇文化
  • 4篇《文选》
  • 2篇东汉
  • 2篇学史
  • 2篇再审
  • 2篇昭明太子
  • 2篇史记
  • 2篇书源
  • 2篇太子
  • 2篇文学史
  • 2篇武帝
  • 2篇立场
  • 2篇梁武帝
  • 2篇《史记》
  • 2篇《文选序》
  • 2篇草书
  • 1篇道德真经
  • 1篇得失

机构

  • 25篇华侨大学
  • 1篇泉州华侨大学

作者

  • 26篇徐华

传媒

  • 3篇华侨大学学报...
  • 2篇北方论丛
  • 2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文献
  • 1篇文艺评论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文史知识
  • 1篇史学月刊
  • 1篇书法研究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黄河科技大学...
  • 1篇南都学坛(人...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 1篇政协天地
  • 1篇中华艺术论丛
  • 1篇历史文献研究
  • 1篇古代文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7篇2002
  • 1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选序》与《文选》差异问题的再审视
《文选序》与《文选》之间存在诸多不合,最主要表现在《文选》的立场偏于雅正复古、实用典范意义、教化之用,《序》则不着意于强调这一立场,反而在叙述中呈现偏于翰采趋新、寓文学于悦目把玩的取向。差异的存在,源于两者在根本立场上的...
徐华
关键词:《文选序》《文选》梁武帝昭明太子
文献传递
追迁逝于■古 转意象于虚圆——从《古诗十九首》看东汉士人时空意识的扩展
2002年
《古诗十九首》主要是东汉中后期无名诗人所作 ,它寓远于近 ,寓神奇于平淡的特殊风格 ,可谓开一代诗歌新风。这种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东汉士人时空意识的扩展。东汉士人时空意识的扩展可说是魏晋时期发生的文的独立与人的自觉的早期表现和重要步骤。
徐华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阮旨“遥深”的诗学阐释——从阮籍《咏怀诗其一》的用典说起被引量:1
2017年
关于阮籍《咏怀诗》的细读,存在"止而不言,各自体会""主观强解",以及"回归语词,感悟式理解"几种不同的途径。陈寅恪、黄节、萧涤非先生所代表的重视"用典",通过典语读诗的方式,立足于文本及其现实的语境关联,实现进一步的深入文本。以此为视角,以阮籍《咏怀》第一首为例,可见其在某种程度上叠加了"今典"与"古典"的双重意味,一方面呈现理想的君臣际遇;另一方面,言现实中贤人在当下的政治中缺失了理想的政治环境和政治归宿,皆欲离开国家政治高飞远走。虽未直接讽刺批判时世时人,然委婉遥深地表达了对于当下政治现实的担忧。此种意旨正与当时的诗学语境、诗语语境、历史语境以及阮籍前期济世情怀相契合,当为正始时期阮籍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徐华
关键词:阮籍
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2010年
回顾二十世纪以来秦汉游仙文学研究,呈现出文学史定位回归正态,具体研究多围绕发生动因、渊源、内容分类、创作主旨、游仙模式、具象解析、文本细读等方面展开,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与出土文献、与汉代仙文化的关系方面,地域研究、阶层研究方面都有不小的开拓空间。
徐华
《兰亭诗》《序》的思想底蕴及文学价值被引量:1
2005年
兰亭诗人群体及《兰亭诗》《序》产生于东晋中叶,道、释、玄、儒种种理念交织于此,乐天知命、顺应自然的新型生死观念成熟于此,山水之美的发现与入诗发轫于此。作为一组大型诗群,《兰亭诗》的出现反映着东晋中叶悄然发生的诗格嬗变与新型时代心理之凝成,其流风影响,不容忽视。
徐华
关键词:兰亭诗
诗文载道 辉映初心 1945—1949年民革先辈诗文中的历史记忆
2021年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每一个大事件的背后,都有无数身影、无数声音、无数梦想的交织与激荡,托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诗以言志,文以载道。重新翻阅民革先辈尘封的诗册,我们仿佛回到曾经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
徐华
关键词:诗以言志民革历史记忆文以载道诗文先辈
吕惠卿《道德真经传》的老学思想被引量:1
2009年
吕惠卿作为北宋著名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对老庄学甚为关注,并在老庄传注方面具有相当影响的学者。他通过注释老子《道德经》发挥己见,阐发了不同于北宋诸家解老释老的独特见解。其老学思想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以道为本,三教圆融。和同儒道,三教互通,是北宋解老总的思想倾向。不同于诸家释老以儒学思想为本位的文化改造,吕惠卿的独到之处即在于以道家思想为根本的三教圆融;(二)"以庄解老"是吕惠卿解老的基本途径,以心契道、冥心去累的主体追求显示了与庄子超越精神的内在契合;(三)主体的以心契道,是为"妙本","妙本之余,形为事业"。吕惠卿在发掘老子内在超越精神的同时,更将之与现实政治相结合,力图经邦济世,而这正与他力主变法维新的政治主张相一致。
徐华
关键词:老学
试论凉州在草书源起时期的重要地位
2002年
本文通过对从西北汉简到西州草书流派的考察,认为:草书在汉代的兴起,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也有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西汉末到东汉中晚期,在以甘肃为中心的古凉州,草书一步步地定型、普遍应用和艺术化。
徐华
关键词:草书书法书体
《国风》婚恋诗的“两个系统”及其历史内涵被引量:1
2002年
《国风》中的婚恋诗分属西方系统和东方系统 ,因此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气质。究其原因 ,一是地域差异导致的自然环境之不同 ;二是西方和东方文化属性上存在的差异 ;三是农业传统和新兴商业经济基础的差异。《风》诗中“两个系统”的出现 ,标志着两周之际剧烈时代变革下 ,经济因素与文化精神之间互动前进的过程。
徐华
关键词:婚恋诗历史内涵
洛、许名士与汉魏之际的学风演变被引量:1
2001年
玄学之形成于北方,是和汉魏之际中原地区整体学风的变迁分不开的。对比董卓之乱前洛下士人的矛盾心态与董卓之乱后许下士人的精神风貌,可以看出这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心态、价值观念等等方面都已经发生了剧烈的转型。也正是这一转型的完成,为其后魏晋思想的大解放奠定了基石,为南方荆州新学所带来的玄学种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
徐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