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利红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生境
  • 2篇鸟类
  • 2篇群落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盐沼
  • 1篇三江平原
  • 1篇生境偏好
  • 1篇水鸟
  • 1篇鸟类多样性
  • 1篇鸟类群落
  • 1篇鸟类群落结构
  • 1篇迁徙
  • 1篇群落结构
  • 1篇鹌鹑蛋
  • 1篇鹑蛋
  • 1篇空间结构
  • 1篇类群
  • 1篇互花米草
  • 1篇季节变化特征

机构

  • 3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江苏大丰麋鹿...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陈利红
  • 2篇李枫
  • 2篇郝志
  • 2篇刘彬
  • 2篇孙大明
  • 1篇王强

传媒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湿地科学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黑龙江富锦沿江湿地鸟类多样性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于2013年3~5月和9~12月,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富锦市沿江湿地的水域、沼泽、草甸、防护林和农田的鸟类种类、数量、迁徙时间和多样性规律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富锦沿江湿地常见鸟类有雁鸭类、鸻鹬类和雀形目,共记录鸟类56种,其中水鸟41种;迁徙鸟类种类和数量在4月末和10月末达到高峰,其中雁鸭类是最主要类群,记录有16种2 900多只,以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数量最多,占迁徙鸭类总数的40%以上;春季,鸟类迁徙期开始于3月末,雁鸭类首先抵达研究区,最早到达的是绿头鸭(3月24日)和鸿雁(Anser cygnoides)(3月27日),4月初,出现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和大型的鸥类,4月中旬出现鸻鹬类,5月上旬各种鸟类陆续迁离,秋季,迁徙期鸟类在9月下旬开始陆续迁来,10月末至11月初,迁徙鸟类的数量和种类都达到高峰,12月陆续迁离;在5种不同生境中,农田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沼泽、水域、草甸和防护林的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依次减小,沼泽的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最大,水域、草甸、农田和防护林的鸟类群落均匀性指数依次减小。本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富锦沿江湿地鸟类组成及多样性季节变化的认识,为保护区鸟类管理及保护提供了依据。
刘化金李天芳陈利红王强
关键词:水鸟群落迁徙三江平原
江苏大丰盐沼鸟类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鸟类的个体空间分布和群落空间结构有多种影响因素,以往多数研究主要关注生境偏好的重要作用,而忽略个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原因之一是较难排除环境所起的作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植物扩散到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后,在当地盐沼生境形成了以互花米草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和与本土植被构成的混生群落。该群落生境类型为同时探究个体间相互作用及生境偏好在鸟类群落空间结构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天然实验场。前期对保护区调查发现该生境中繁殖鸟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为优势种。为揭示盐沼生境中鸟类群落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4年3~5月共进行了4轮调查,通过观察确定雄鸟的领域范围,使用样方法采集8个生境植被参数;利用计算机模拟随机分配,使用多尺度分析的方法讨论了6个鸟种的36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个体间相互作用和生境偏好共同影响该盐沼鸟类群落的空间结构。本研究为探索鸟类在入侵植被中建群和扩散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助于揭示鸟类如何适应迅速改变的环境提供了重要依据。
张星烁郝志赵鲁安陈利红李枫孙大明刘彬
关键词:生境偏好鸟类群落结构多尺度分析
互花米草生境中人工巢巢捕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中繁殖鸟巢的被捕食情况及影响捕食的因素,2014年3~6月,在保护区第三核心区鸟类繁殖生境中,使用人工巢及真实鹌鹑蛋进行巢捕食实验的方法进行巢捕食实验,分析不同巢高度、覆盖度、边缘距离、植被密度等因素对鸟巢被捕食的影响。实验共放置520个人工巢,1 040枚卵,使用红外相机对部分人工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境内,人工巢存在较高的被捕食率,共有352巢被捕食,占67.7%,对11个变量进行逻辑斯蒂回归,巢高度、植被均高、主要植被密度、距边缘距离、水平覆盖度、上层垂直覆盖度等6个变量进入最终模型,巢高度、距边缘距离与巢被捕食显著相关。通过红外相机拍摄从102个监测巢中记录到69个捕食事件,68巢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和1巢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捕食。我们认为互花米草生境中缺乏啮齿类动物的天敌是当地人工巢被捕食的主要原因。
郝志赵鲁安张星烁陈利红李枫刘彬孙大明
关键词:互花米草鹌鹑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