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华
- 作品数:69 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私权人格权应该向宪法权利回归吗?被引量:1
- 2014年
-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格权立法采何种编排体例一直是起草我国民法典时无法回避的难题。"人格权宪法权利说"逻辑推理本身就存在瑕疵,宪法上人格权无法承载维护私权人格权之重任。随着简单社会简单人格权保护关系向复杂社会复杂人格权调整关系过渡,人格权立法模式也必将由消极保护向积极调整过渡。
- 方金华
- 关键词:人格权私权
- 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思考被引量:5
- 2008年
-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其立法基础和标准不统一,导致现行相关法律规定相互矛盾。我国应确立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制度,在条件成熟时以立法形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 方金华
-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物权立法
-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不足及对策被引量:1
- 2007年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大量征用将不可避免。但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一旦被征用后,农民就面临着如何继续维持生活的问题,因此,征用土地必须给予合理补偿。但我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却存在着不合理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一些建议。
- 方金华
- 关键词:土地征用征用补偿
- 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比较研究
- 2007年
- 我国目前尚无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这显然不利于日渐增多的非婚生子女合法权益的保护。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对大陆法系经典的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逐项进行剖析和比较,并指出我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立法应注意的方面。
- 方金华杜小芽
-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
- 建立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被引量:2
- 2007年
- 我国目前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夫妻间侵权责任,这造成了执法与守法的无所适从。从国外的立法状况与司法实践经验来看,建立我国夫妻间侵权责任制度有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并由此提出我国夫妻间侵权责任规制的建议。
- 方金华蔡荣典
- 关键词:夫妻侵权责任
- 关于业主委员会民事主体资格的思考被引量:6
- 2008年
- 我国法律对业主委员会的性质没有明确规定,学者对其是否具有民事主体资格,能否享有独立的诉讼权利等问题存在广泛争议。业主委员会系业主自治性机构,不具备成立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条件。赋予其民事主体资格不仅不能解决当前存在的诉讼难题,还会陷入新的理论及实践困境。根本出路在于借鉴国外相关立法,引入"业主团体"的概念,对业主委员会制度做出相应调整,进而将其明确界定为业主团体的代表机关和执行机关。
- 方金华
- 关键词:业主委员会业主团体民事主体资格代表机关执行机关
-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正当性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当前政府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并不具有正当性。政府应将公平与正义作为核心价值理念,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权益。政府应确立完善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宅基地有期限、有偿使用和收回制度,在条件成熟时以立法形式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
- 方金华
-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保护
-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以福建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例被引量:2
- 2016年
- 分析了福建省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化中存在法律保障缺失、资金投入少、缺少完善中介服务机构等诸多问题;阐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要对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然逻辑结果;提出了通过地方立法,在信贷发放、土地使用权流转、税收减免、完善中介服务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的对策建议。
- 方金华颜思婷
-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新型职业农民法律保障
- 一般人格权理论分析及我国的立法选择被引量:18
- 2015年
- 法律的制定应该简明、正确,不能使法律专业人士困惑、迷茫,更应该让普通百姓易知易懂,这是法典制定应该遵循的规律和发展方向。一般人格权是德国在特殊法哲学和立法背景下之特殊产物,本质并不是"权利",其立法技术形式饱受质疑,引入一般人格权不仅损害法律的安定性,也与我国《侵权责任法》在内容与形式上产生冲突。对于我国,没有引入一般人格权之必要,其功能可由其他制度替代,人格权立法保护模式采列举各种具体人格权结合一般人格保护条款为应然选择。
- 方金华
- 关键词:人格权一般人格权人格利益
- 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22年
- 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养老的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不够充分,农村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农村养老成为繁荣农村经济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农村养老问题存在缺乏完善立法、缺乏对农村老年人精神关注的立法、法律实施效果不佳及缺乏养老救济途径等困境。妥善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具有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在十四五规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针对农村养老缺陷提出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的法制体系、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法律实施体系以及完善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救济途径等措施,以期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思路。
- 王家敏方金华
- 关键词:农村养老精神养老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