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红
- 作品数:28 被引量:349H指数:8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更多>>
- 发文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砒砂岩分布范围界定与类型区划分被引量:158
- 2007年
- 以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采用“路线调查”和“典型小流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类型砒砂岩影像解译标志,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计算机辅助下的人工解译,对以晋陕蒙接壤地区为中心的砒砂岩分布范围进行全面界定,并将其划分为裸露砒砂岩区、盖土砒砂岩区和盖沙砒砂岩区3个类型区,确定每一类型区的分布范围及面积大小。结果表明:砒砂岩区总面积1.67万km2,其中,裸露砒砂岩区面积4543.89km2,盖沙砒砂岩区面积3709.18km2,盖土砒砂岩区面积8432.41km2,分别占砒砂岩区总面积的27.2%、22.2%、50.6%。准确划分砒砂岩区,为其全面治理及黄河粗泥沙来源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王愿昌吴永红寇权闵德安常玉忠张绒君
- 关键词:砒砂岩遥感
- 六盘山预防保护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被引量:1
- 2014年
- 六盘山预防保护区属于国家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而该地区自2006年以来从未开展过任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该文通过外业调查手段,利用"3S"技术为核心的遥感监测技术,确定六盘山预防保护区的范围和界线,然后在新确定的保护区以县为单位对土地利用、植被盖度和预防保护区分区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该区域动态监测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为国家实施新一轮水土流失监测与公告项目奠定理论基础。
- 陈娇吴永红
- 关键词:动态监测水土保持
- 河龙区间未控区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以晋西北片为例被引量:1
- 1998年
- 未控区“水保法”减洪减沙效益计算是一项新的研究任务。黄河中游河口镇至龙门区间(简称河龙区间)晋西北片未控区面积7577km2,占该片总面积的29.5%。通过区块划分,建立水保措施密度分布等值线图,在相邻已控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未控区水保措施减洪减沙效益计算。结果表明:晋西北片未控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水保措施年均减洪量分别为404万m3、1289万m3和787万m3,减洪效益依次为1.7%、7.6%和7.7%;水保措施年均减沙量分别为176.4万t、611.4万t和449.8万t,减沙效益依次为1.5%、10.5%和15.0%。利用已控区的资料计算未控区减洪减沙效益,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 罗全华刘斌吴永红冉大川刘勇
- 关键词:水土保持减沙
- 黄土高原沟壑区谷坡农地侵蚀及产沙的^(137)Cs法研究被引量:12
- 1994年
- 该文通过运用铯-137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陇东南小河沟老谷坡农耕地侵蚀进行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其侵蚀及产沙。结果表明:在老谷坡农地内其土壤侵蚀量很大,但其输移率却很低,即其真正流失量较小,存在大量地内堆积。通过修建梯田,可使其流失量大大减小,梯田较坡耕地拦沙效益高出96.5%。
- 吴永红李倬张信宝汪阳春
- 关键词:黄土高原农地土壤侵蚀
- 黄河中游水保措施保存面积的核实初探被引量:7
- 1994年
- 对大面积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保存面积进行核实是分析计算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的基础。笔者通过应用土地详查成果,对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晋西北14县及黄土高原沟壑区的陇东8县(市)进行了梯田、坝地,造林、种草措施保存面积的核实,得出了黄河中游两个不同类型区的大面积各项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的保存率,并用晋西典型调查进行验证,为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本数据。
- 刘勇冉大川吴永红
- 关键词:治理措施保存率水土保持黄河
- 宁夏土壤侵蚀动态变化与原因分析被引量:7
- 2004年
- 通过对 1990年和 1999年两次土壤侵蚀遥感普查数据的对比 ,从类型、面积、强度、分布等方面对宁夏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 :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类型区水土流失面积有所减小 ,土壤侵蚀的剧烈程度普遍减弱。初步分析认为 ,土壤侵蚀变化的原因 ,除两次普查存在方法上的系统误差外 ,水土保持的作用功不可没。针对不同类型区土壤侵蚀的特点 ,提出了今后应采取的相应防治方略。
- 吴永红
- 关键词:土壤侵蚀遥感
- 陇东黄土高塬沟壑区土壤侵蚀的^(137)Cs法研究被引量:19
- 1997年
- 该文通过运用铯-137法对陇东黄土高源沟壑区土壤侵蚀进行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塬、坡、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侵蚀及产沙。结果表明:通过生物及工程措施治理后的沟谷其侵蚀量都大大减小,然而塬面侵蚀问题却相对突出,塬面侵蚀量不可忽视。
- 吴永红寇权
- 关键词: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壤侵蚀
- 水土保持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探讨被引量:10
- 1998年
- 该文根据丰富的实测小区资料,在传统的水保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的基础上,运用同频率对比求出小区不同水保坡面措施的减洪量,并将其推算到大流域,算出流域不同水保坡面措施减洪量,然后利用流域水沙关系“以洪算沙”,算出措施减沙量。由此得出一套较为切实可行的水保坡面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计算方法,并在国家“八·五”黄河水沙变化研究中得到成功运用。
- 吴永红李倬冉大川刘勇刘斌
- 关键词:计算方法水土保持
- 基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梯田监测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以高分辨率Qu ickB ird卫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依托“3S”技术,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小河沟典型小流域内的梯田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利用高分辨率Qu ickB ird卫星数据进行区域或流域梯田监测,能够解决梯田传统监测费劳、费时以及精度低等问题,是获得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动态的一种有效手段。
- 寇权王愿昌吴永红张西宁杜鹏
- 关键词:梯田监测方法遥感分辨率
- 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根据延河流域长系列水文资料,对1997—2006年林草植被减洪减沙效应进行重点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准期的1956—1969年相比,延河流域1997—2006年汛期降水、径流、输沙量分别减少了15.1%、45.6%和67.2%。截至2006年底,延河流域(含未控区)水土保持措施保存面积37万1 751 hm2,其中林草措施保存面积30万7 412hm2,占82.7%;2)延河流域1997—2006年林草植被年均减少洪水量2 885万m3,年均减沙量1 695万t,分别占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洪减沙总量的63.6%和58.2%,其中林地减洪减沙效应最为明显,其减洪减沙量分别是草地和封禁治理措施减洪减沙量之和的4.9和4.7倍;3)1997—2006年延河流域林草植被减洪减沙上升趋势明显,林草植被与工程措施减洪量之比约为64%∶36%,减沙量之比约为58%∶42%。
- 冉大川姚文艺吴永红李雪梅吕锡芝
- 关键词:水沙变化林草植被延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