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尧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心通胶囊联合利伐沙班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功能及IL-6、CRP、TNF-α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研究脑心通胶囊联合利伐沙班对急性肺栓塞患者肺功能及IL-6、CRP、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7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pred、FEV1、FVC%pred以及血清IL-6、CRP、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pred、FEV1及治疗组患者的FVC%pred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提升。
- 张尧
- 关键词:急性肺栓塞脑心通胶囊利伐沙班C-反应蛋白白介素-6
- 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与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使用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和依帕司他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接收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评分法将患者划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使用贝前列素钠与依帕司他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与依帕司他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空腹血糖为(6.22±0.05)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48±0.08)%,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中胫神经为(45.29±1.41)m/s、尺神经为(48.16±1.83)m/s、正中神经为(49.67±1.24)m/s,其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0,t=8.344、8.166、10.709、9.522、9.112,P<0.05)。结论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木丹颗粒联合贝前列素钠与依帕司他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运动神经传导情况,治疗效果显著。
- 吴宏靖石峰张尧宋秀婧王玉玲
- 关键词:木丹颗粒依帕司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水平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BNP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及BNP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通气方法不同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60例,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和序贯通气组(60例,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转归、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脱机24h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BNP水平。结果序贯通气组患者撤机成功率高于有创机械通气组,死亡率明显低于有创机械通气组;序贯通气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短于有创机械通气组;脱机24 h后,两组患者PaCO2、BNP水平较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序贯通气组低于有创机械通气组,pH值均升高,且序贯通气组高于有创机械通气组(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PaCO2、BNP、pH值水平,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 石峰吴宏靖宋秀婧顾少岩张尧
- 关键词: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急性呼吸衰竭血气指标脑钠肽
- 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对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应用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的症状改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来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74例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分为两组,试验组(n=37例)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对照组(n=37例)进行单一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试验组37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同时包括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容积、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37例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形成最终的治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迅速消失,改善肺功能以及血糖指标,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 宋秀婧顾少岩张尧杨铁波刘仁龙
- 关键词:氨溴索抗菌药物症状改善肺功能
- 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对患者COX-2、PLA-2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对COX-2、PLA-2的影响。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乌司他丁治疗,治疗周期均为21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VC/FEV1及血清COX-2、PLA-2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VC、FEV1、FVC/FEV1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血清COX-2、PLA-2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噻托溴铵能够显著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OX-2、PLA-2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肺功能指标,且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噻托溴铵治疗。
- 张尧
- 关键词:乌司他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环氧化酶-2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策略。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52例COPD合并T2MD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并选取同期同例数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急性期的发作次数、住院天数、治疗费用以及呼吸衰竭发生率、真菌感染发生率、治疗失败率以及肺功能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差,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可引起T2DM等全身性疾病,而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障碍又导致肺功能受损,两者合并,使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和复杂,但同时这两种疾病又都是可防可控的,T2DM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水平,而COPD患者应强化自我管理,减少急性加重期发生率,定期检测血尿糖,及时发现二病同发,并予以积极治疗,从而改善预后。
- 张尧刘赛男石峰顾少岩王玉玲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
- 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肺小结节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肺小结节胸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操作。分析术前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结果,肺小结节术后病理情况及肺小结节影像学特征。结果 Hook-wire定位成功率为100.00%,结节定位时间较短,且未影响后续的治疗;恶性病变患者中孤立结节、混合性磨玻璃、直径≥0.8 cm及规整形态的恶性病变率分别为65.00%、95.00%、65.00%、90.00%,分别高于良性病变的20.00%、10.00%、40.00%、70.00%(P <0.05)。结论相较于单一使用CT定位肺小结的诊断方法,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技术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时发现孤立结节恶性病变,同时引导技术稳定、安全,有利于早期做好预防及控制,提升对肺小结的定位、个数的诊断率。
- 刘仁龙石峰杨铁波宋秀孀孙涛张尧
- 关键词:肺小结节
- 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IL-2、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研究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IL-2、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2例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0 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血清IL-2、TNF-α、hs-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7.2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26%;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及血清IL-2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血清TNF-α、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有效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 石峰吴宏靖宋秀婧顾少岩张尧
- 关键词:痰热清头孢哌酮舒巴坦肺功能白介素-2超敏-C反应蛋白
- E-cadherin参与IL-24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E-cadherin介导参与IL-24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机制。方法:选用肺癌细胞A549作为体外研究对象,在细胞中转染pcDNA3.1-IL-24,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过表达效果,MTT测定增殖变化,Transwell小室测定侵袭和迁移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变化。将E-cadherin shRNA和pcDNA3.1-IL-24共转染至肺癌细胞中,按照上述MTT、Transwell小室和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E-cadherin、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转染pcDNA3.1-IL-24后的肺癌细胞中IL-24表达水平升高,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细胞中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cadherin shRNA可以逆转pcDNA3.1-IL-24对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MMP-2、MMP-9和Ki-67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E-cadherin参与IL-24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过程。
- 宋秀婧杨铁波王明晖刘仁龙顾少岩张尧
- 关键词:IL-24肺癌细胞E-CADHERIN
- 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的安全性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脑出血急性期应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92例在该院2018年2月-2020年9月期间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利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患者甘露醇,实验组予以患者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分别为(8.93±1.37)分、(6.42±1.05)mmol/L、(9.46±2.67)mmol/L,其数据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2,P<0.001;t=2.847,P=0.005;t=2.425,P=0.017)。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经过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与神经功能。
- 吴宏靖石峰张尧宋秀婧王玉玲
- 关键词:氨氯地平厄贝沙坦2型糖尿病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