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彭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铁指标检测项目和骨髓铁染色在炎症性贫血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 2021年
- 目的比较血清铁指标检测项目[铁蛋白、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骨髓铁染色在炎症性贫血(AI)中的诊断价值,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贫血患者67例,均进行血清铁指标检测和骨髓铁染色,比较两种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结果AI患者组⑴细胞内铁及SI水平略高于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组且低于正常对照组及铁粒幼细胞贫血(SA)患者组;⑵细胞外铁及SF水平同时高于IDA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低于SA患者组;⑶TIBC水平低于IDA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骨髓细胞外铁与SF呈高度正相关,骨髓细胞内铁与SF、SI均呈高度正相关且与TIB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铁指标检测项目能较准确反映体内储存铁和铁利用的情况,与骨髓铁染色有良好的相关性,且操作简便,时效性好。骨髓铁染色为诊断铁储存及铁缺乏的金标准,但因其具有创伤性且结果易受操作影响,故临床普及率不如前者。二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提高AI的诊断率。
- 吴胜黄建军孟蓉
- 关键词:炎症性贫血铁蛋白血清铁总铁结合力骨髓铁染色
- 探究规避大血小板和小红细胞对血细胞计数的方法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规避血常规检查中大血小板和小红细胞影响血常规测定的方法。方法 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集本院血常规仪器法检查结果中MCV<140 fl且红细胞直方图峰值变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变异系数明显增高,或者MPV>9 fL,同时血小板直方图尾部明显抬高的静脉血标本各110份,对其进行血小板和红细胞手工计数,比较手工法结果与仪器法结果的差异。并根据此结果提出改进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大血小板的存在严重影响红细胞计数,使得红细胞计数结果严重偏高,而血小板计数结果严重偏低。小红细胞可干扰血小板计数,当MCV<70 fl时或MPV>19 fI时要进行人工显微镜计数,防止血小板假性增减引起的临床误诊。结论有必要在电阻抗法检测出现异常值之后进行血片镜检及手工计数或换用流式法进行复查,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黄建军曾光群陈其中
- 关键词:大血小板红细胞计数
-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 2022年
- 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择二零二一年一月至二零二一年十二月医院收治的进行血细胞检验的102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特点为血型相同,将其按照不同稀释液比以及不同放置时间环境进行研究,对比检验结果。结果:1:10000抗凝配比情况下,受检者RBC、WBC、HGB、PLT检验结果数据均高于1:15000抗凝配比情况(P<0.05);30min存储时间,受检者RBC、WBC、HGB、PLT检验结果数据均低于180min存储时间各个指标(P<0.05);皮肤过冷以及皮肤过浅的末梢血采集血液检验结果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细胞检验过程中检验结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最常见因素为不同稀释液比以及放置环境,在今后临床检验中需要积极加强相关控制措施制定,从整体上提升临床医学检验质量。
- 黄建军吴胜孟蓉
-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血液细胞检验
- 临床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临床上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彭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所送检的标本,对其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收集标本8 115份,分离出细菌2 064株,分离率为25.43%。病原菌主要来自于痰液、小便、血液、分泌物、大便等标本。其中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是肺炎克雷伯菌(438株)、大肠杆菌(358株)、铜绿假单胞菌(198株)、阴沟肠杆菌(108株)、鲍曼不动杆菌(1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9株)。在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中对头孢替坦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100%,对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较高。结论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和运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内感染的监测、预防、控制和管理水平。
- 黄建军游莉赖倩
- 关键词:致病菌抗菌药物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