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涛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药品检验所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正交
  • 2篇糊精
  • 2篇挥发油
  • 2篇Β-环糊精包...
  • 2篇包合
  • 2篇包合物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药品
  • 1篇药品检验
  • 1篇药品检验所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隐丹参酮
  • 1篇正交实验
  • 1篇正交试验
  • 1篇桑叶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实验室

机构

  • 5篇济宁市药品检...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马涛
  • 2篇王建
  • 2篇冯华东
  • 1篇韩勇
  • 1篇留琼艳
  • 1篇冯凯

传媒

  • 3篇中国药业
  • 2篇中国药事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的经验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为药品检验所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管理体系文件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等方面对实验室认可工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与结论应提高药品检验所对实验室认可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实验室认可工作,提高药品检验能力。
冯华东马涛冯凯
关键词:药品检验所
冠心宁片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_A的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冠心宁片中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甲醇-水(78∶22)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0℃,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进样量分别在0.119~0.714μg和0.115~0.69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1.0000和1.000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46%(RSD=1.45%)和99.17%(RSD=1.13%)。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冠心宁片的质量控制。
卞艳晶马涛王建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隐丹参酮
柱后衍生HPLC法测定桑叶中的氨基酸含量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建立桑叶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安捷伦zorbax eclipse氨基酸专用柱,柱温:55℃,流速:0.4mL.min-1;衍生试液的流速:0.4mL.min-1,流动相A和流动相B以梯度洗脱;荧光检测波长:激发波长:338nm,发射波长:425nm;进样量:20μL。结果能有效分离出桑叶中的15种氨基酸。结论本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桑叶粗蛋白中的氨基酸含量测定。
冯华东王建马涛留琼艳
关键词:HPLC桑叶氨基酸
蓝芷安脑胶囊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β—环糊精包合蓝芷安脑胶囊中挥发油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正交实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最佳提取工艺为加6倍量的水,浸泡4 h,提取5 h,最佳包合工艺为A2C3B1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 h。此工艺包合率较高,工艺简便,可以作为企业生产工艺。
韩勇马涛
关键词: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实验
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包合红花七厘散中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和收得率为评价指标,挥发油为测定指标,优化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的水,浸泡4h,提取5h;最佳包合工艺为A2C3B3,即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g∶m L),包合温度为35℃,包合时间3h。结论该优化工艺简便,包合率较高,可以作为工业生产工艺。
马涛
关键词: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