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 作品数:28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药物相互作用致口服华法林患者INR值异常的病例分析 1例76岁男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治疗4年余,INR值控制在1.03-2.88,因肺部感染,合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药物,用药后第9天,INR值升至3.85,PT升至41.0sec(危急值)。分析IN... 梁宇 王扬 陈瑞玲关键词:华法林 盐酸米诺环素 INR 病例分析 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在药物性肝损伤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中血清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分析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在药物性肝损伤(DILI)和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中的血清学特点,以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的2802例DILI患者实验室资料,分析血清中AMA-M2阳性患者实验室检查特点,并将同时期就诊的120例PBC患者血清学资料作为对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对于各组数据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移酶,免疫球蛋白M检测结果做秩和检验,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2802例DILI患者中,AMA-M2阳性占5.1%(144/2802),其中77.1%(111/144)为单纯DILI,22.2%(32/144)为DILI合并PBC,0.7%(1/144)为DILI合并干燥综合征。单纯DILI组AMA-M2多为中、低水平,低于PBC组及DILI合并PBC组,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DILI合并PBC组与PBC组AMA-M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ILI组和DILI合并PBC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585.92±653.04)U/L、(501.45±512.67)U/L和(373.47±502.60)U/L、(335.97±513.96)U/L,均显著高于PBC组[(106.33±134.08)U/L、(112.59±152.20)U/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纯DILI组的碱性磷酸酶水平为(152.58±81.46)U/L,低于PBC组的(237.86±215.09)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DILI组的免疫球蛋白M水平为(1.76±1.16)g/L,低于PBC组[(4.74±5.74)g/L]和DILI合并PBC组(3.31±1.68)g/L,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单纯DILI组中,2.7%患者出现肝硬化;42.3%患者AMA-M2滴度降低,其中14.4%患者AMA-M2滴度降至正常;13.5%患者AMA-M2滴度上升,5例患者发展为PBC。结论AMA-M2并非仅见于PBC患者中,中低水平甚至高水平的AMA-M2可在DILI患者中检出。对于AMA-M2阳性的DILI患者首先需鉴别是否合并PBC;其次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并对患者� 孙丽梅 闫惠平 娄金丽 王扬 赵艳 于艳华 张海萍 刘燕敏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 2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RNA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评价S(Shengxiang)公司、X(Xinbo)公司两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RNA结果的一致性。方法从2007年7月—2008年8月组建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前瞻性随访患者队列中,选取HBeAg血清学转换患者20例进行1∶1倾向性评分匹配未转换患者20例,采用S公司和X公司两种real-time PCR定量检测方法,回顾性检测基线、12周、24周及48周血清样本HBV RNA。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法评价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S试剂检测132份血清样本,X试剂检测154份血清样本,两种试剂对送检样本中HBV RNA检出率均为100%。两种试剂共同检测血清样本131份,在基线、随访12周、24周及48周分别检测34、29、35及33份血清,X试剂检测HBV RNA定量数据分别为(5.75±1.64、5.43±1.73、5.13±1.54、4.76±1.55)log_(10)拷贝/mL,均高于S试剂(4.80±1.48、4.52±1.53、4.10±1.50、3.92±1.43)log_(10)拷贝/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48、t=5.341、Z=-5.086、Z=-4.762,P值均<0.001)。两种方法相关性分析中,r及ICC值分别为0.915(95%CI:0.836~0.957)与0.771(95%CI:-0.021~0.931)、0.849(95%CI:0.701~0.927)与0.733(95%CI:0.138~0.902)、0.951(95%CI:0.905~0.975)与0.776(95%CI:-0.058~0.942)、0.933(95%CI:0.867~0.967)与0.804(95%CI:-0.014~0.944)(P值均<0.05)。Bland-Altman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中96.18%(126/131)的样本差异位于平均差±1.96标准差之间。结论X试剂的HBV RNA定量结果高于S试剂定量结果,但两种real-time PCR定量检测HBeAg血清学转换和未转换CHB患者HBV RNA结果的一致性良好。 王扬 廖昊 邓中平 卞丹丹 任艳 蒋莹莹 刘霜 陈煜 鲁凤民 段钟平 郑素军关键词:RNA 聚合酶链反应 基线HBV血清标志物联合评分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基线血清指标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联合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能力。方法以2007年6月—2008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组建的CHB前瞻性随访队列中83例HBeAg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基线血清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Cox回归模型并计算HBeAg转换预测评分,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病毒学标志物联合对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能力。不同组别累积转换率的计算使用Kaplan-Meier分析,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83例HBeAg阳性患者中位随访108个月,其中44.58%(37/83)的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转换组患者基线血清HBV DNA[6.23(1.99~9.28)log 10 IU/mL vs 7.69(2.05~8.96)log 10 IU/mL,Z=-2.345,P=0.019]和HBV RNA[4.81(1.40~7.53)log 10拷贝/mL vs 6.22(2.00~8.49)log 10拷贝/mL,Z=-1.702,P=0.010]水平显著低于未转换组;HBsAg和HBcrAg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值均>0.05)。基于以上血清标志物构建Cox回归方程,计算联合预测HBeAg血清学转换评分中位数为0.95(范围0.37~3.45)。在总体患者中,联合评分与HBsAg、HBV DNA、HBV RNA和HBcrA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787、-0.990和-0.819(P值均<0.001)。基于联合预测评分中位值,将患者分为高HBeAg转换组和低HBeAg转换组,预测36个月、60个月及8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HBeAg转换组分别为43.90%、51.20%和63.10%,低HBeAg转换组分别为9.60%、17.00%和19.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P<0.001)。结论基于基线血清HBV标志物构建的联合预测评分可以预测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eAg的血清学转换。 王扬 廖昊 邓中平 赵景 卞丹丹 任艳 蒋莹莹 刘霜 陈煜 鲁凤民 段钟平 郑素军关键词:核苷类 核苷酸类 乙型肝炎E抗原 血清转换 肝移植患者丙型肝炎的治疗:无干扰素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 2016年 2015年4月Liver Transpl发表了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Norah A.Terrault教授团队的综述《肝移植患者丙型肝炎的治疗:无干扰素方案、直接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Price JC,et al.Treatment of hepatitisC in liver transplant patients:interferon out,direct anti-viral combo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2015,21:423-434),系统回顾了肝硬化肝移植患者丙型肝炎的治疗,总结了治疗经验及挑战。 王扬 欧阳颖 段钟平关键词:肝移植患者 丙型肝炎 药物联合应用 抗病毒药物 TRANSPLANT 病毒学应答 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鞘脂表达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索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与非病毒性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清鞘脂的不同表达谱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疑难肝病及人工肝中心收治的104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最终纳入97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包括66例(68.04%)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及31例(31.96%)非病毒性肝硬化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中57种鞘脂的表达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TBil、DBil及GGT等临床指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检测57种血清鞘脂表达中,Cer(d18∶1/12∶0)、HexCer(d18∶1/14∶1)和dhCer(d18∶0/24∶1)-1-P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68.61(168.54~168.88)pmol/0.1 ml、213.93(211.15~218.92)pmol/0.1 ml、60.07(59.40~61.23)pmol/0.1ml,均高于非病毒性肝硬化组[168.53(168.48~168.63)pmol/0.1ml、212.26(209.90~214.64)pmol/0.1 ml、59.42(59.28~59.87)pmol/0.1 ml],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54、-2.03、-2.32,P值均<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dhCer(d18∶0/24∶1)-1-P高表达与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独立相关(比值比=1.11,95%可信区间1.004~1.225,P=0.04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亚组分析结果表明,Cer(d18∶1/12∶0)、HexCer(d18∶1/14∶1)和dhCer(d18∶0/24∶1)-1-P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0.563、-0.610、-0.579,P值均>0.05)。结论外周血清鞘脂dhCer(d18∶0/24∶1)-1-P与乙型/丙型肝炎肝硬化密切相关,可能有助于从鞘脂角度深入理解病毒性肝硬化的疾病特征。 王扬 铁偲 刘霜 陈煜 段钟平 郑素军 张金兰基线HBV血清标志物联合评分对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价值 目的评估基线血清指标HBV DNA、HBV RNA、HBsAg和HBcrAg联合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核苷(酸)类似物治疗过程中HBeAg血清学转换的预测能力。方法以2007年6月—2008年7月首都... 王扬关键词:HBEAG 核苷(酸)类似物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抗病毒治疗 标志物 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耐药相关替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6年 2015年11月Hepatology发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Veronica教授团队的综述《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耐药相关替换的研究进展》(Lontok E,et al.Hepatitis C virus 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substitutions:State of the art summary.Hepatology,2015,62:1623-1632)。 王扬 欧阳颖 段钟平关键词:丙型肝炎 核苷类似物 病毒学应答 耐药变异 准种 凝血酶原活动度可能与老年散发戊型肝炎患者CD4+ T细胞计数相关 目的:探讨可能与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CD4+T细胞计数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通过83例老年散发HEV感染患者的横断面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流式细胞术计数外周血CD4+T细胞。结果:84.34%(70/83)的患者CD4... 何佳丽 王扬 邱金鹏 吕君 李德旭 徐斌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CD4+T淋巴细胞 凝血酶原活动度 文献传递 对入射角和极化不敏感的THz超材料传感器设计 2025年 常见的太赫兹波传感器均是在正入射条件下产生响应,进而区分待测物,如果激励的太赫兹波不是正入射,其区分的线性度将受到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对称结构的齿轮状太赫兹超材料传感器,其整体结构由表面齿轮状金属图案与聚氨酯基底构成。该设计在0.2~1.2 THz上有较高的透射率,且当电磁波入射角在0°~70°发生变化时,传感器谐振点变化稳定,对入射角不敏感,弥补了目前传感器的缺陷,具有良好的抗入射角不确定性的能力。同时此传感单元对入射波的极化也不敏感,扩展了太赫兹传感器的应用范围。本文还推导了灵敏度S与待测物折射率之间的数学关系,用不同折射率的待测物模拟不同液体进行灵敏度检测,结果显示谐振频率变化与待测物折射率变化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传感器的灵敏度在-0.28~-0.13 THz/RIU,性能较为优越。 李翔宇 韩华 王扬 姚夏元关键词:谐振频率 太赫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