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冰
- 作品数:8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盐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前处理方法快速检测血培养阳性样本
- 2017年
- 目的:对目前临床上传统血流感染细菌的鉴定进行方法优化,缩短时间,降低成本。方法:选择48例阳性血培养样本,在报阳后分别采用三种前处理方法:SepsityperTM法,SST法和SDS法,并采用质谱进行快速鉴定。与传统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结果:SepsityperTM法鉴定准确率(质谱鉴定分数>1.7)最高,为93.75%(45/48),其次为SST法,91.67%(44/48);SDS法为83.33%(40/48)。结论:SepsityperTM法与SST法均有很好的鉴定准确率,与目前传统的鉴定方法相比缩短了鉴定时间,可作为临床快速鉴定阳性血培养样本中细菌的方法。
- 宋冰
- 关键词:血培养血流感染质谱前处理方法
- 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但只要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绝大多数的结核病人可以治愈。多年来,化学疗法在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约9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病人获得治愈。但是由于抗结核化学药物...
- 周庆方中飞沈小英宋冰方孝美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突变率耐药率耐药性分析耐药表型利福平
- 文献传递
- 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海盐县分离自肺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及耐药情况,以利抗结核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方法对痰涂片阳性的新发初治和复治肺结核病人进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采用高、低两种药物浓度,四种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测试,同时用实时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基因rpoB和katG突变进行检测。结果131例痰培养阳性菌株总耐药率为14.5%,其中初治耐药率7.8%,复治耐药率38.2%,对四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依次为异烟肼9.2%,利福平4.6%,链霉素4.6%,乙胺丁醇0.8%。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在初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12.7%(13/102)和10.8%(11/102)。复治组中rpoB和katG的突变率为31.0%(9/29)和20.7%(6/29)。结论本地区分离自结核病人的结核分枝杆菌在初始治疗时已存在耐药性,而药物治疗有可能使其耐药性增加。结果表明抗结核治疗前及在治疗过程中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很有意义。
- 周庆方中飞沈小英宋冰方孝美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耐药基因实时PCR
- 三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性能评价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比较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三种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性能差异。方法:通过梅毒螺旋体抗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实验筛选阳性样本和阴性样本各60例,对所有样本的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采用三种方法检测,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不同方法学对梅毒的诊断价值,并确定S/CO最佳截断值,比较不同方法学AUC面积。结果:当ECLIA法S/CO≥5或CLIA法S/CO≥7或ELISA法S/CO≥7时,TPPA法复查检测结果均为阳性。ECLIA法、CLIA法诊断梅毒的灵敏度、特异性、AUC及符合率均大于ELISA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ECLIA、CLIA、ELISA法S/CO分别小于5、7、7时,需采用TPPA进行验证,以减少误诊。ECLIA法、CLIA法诊断价值高于ELISA法。
- 王娟梅方孝美宋冰
- 关键词:梅毒特异性抗体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 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 结核病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之一,但只要早期诊断和合理用药,绝大多数的结核病人可以治愈。多年来,化学疗法在控制结核病的流行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约90%以上的初治肺结核病人获得治愈。但是由于抗结核化学药物...
- 周庆方中飞沈小英宋冰方孝美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特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