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梅
- 作品数:72 被引量:4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循环检测方法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LDPI)、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法、经皮氧分压测定三种微循环检测方法在老年下肢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老年下肢PAOD患者于治疗前及前列腺素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治疗后应用三种微循环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有效率85%,与之对应,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明显降低(P<0.05),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血流值增加(P<0.05),经皮氧分压值增加(P<0.05),三种微循环指标的改善与临床症状改善有很好的平行关系.结论:三种微循环检测方法对于老年下肢PAOD患者的疗效判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刘亮李小鹰李铁岭赵秀梅刘秀华
-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甲襞微循环经皮氧分压踝肱指数
- 缺血再灌脑血管内皮损伤及GPⅢ_a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 2000年
- 研究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内皮损伤和GPⅢa的表达。方法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30min再通造成灌注模型 ,由颈动脉注入FITC标记血小板。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活体软脑膜微血管中血小板对内皮细胞的粘附 ,用CD61抗体经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沙土鼠脑组织血管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GPⅢa糖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即刻 ,软脑膜细静脉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粘附 ,呈星点状分布 ;再灌注(30~60)min ,可观察到小动脉和细动脉内皮形成的空泡和血栓形成。免疫组化显示缺血再灌注(1~6)h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膜上GPⅢa表达增强。
- 刘育英赵秀梅刘凤英郑世荣田牛
- 关键词:脑微血管血小板粘附病理
- 舒马普坦对电刺激上矢状窦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电刺激上矢状窦区后大鼠硬脑膜血流量的变化以及舒马普坦对其的影响。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暴露大鼠上矢状窦区硬脑膜,电刺激组和舒马普坦组以30Hz、6V和0.25ms的刺激参数建立偏头痛模型,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测定硬脑膜血流量,比较各组大鼠相对血流量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电刺激组以及舒马普坦组的相对血流量分别为2.61±4.43%、15.49±5.65%和-0.35±5.08%,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电刺激组分别与对照组及舒马普坦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与舒马普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电刺激上矢状窦区能增加大鼠硬脑膜血流量,舒马普坦对其有抑制作用。
- 董钊于生元赵秀梅姜磊李凤鹏刘若卓邱恩超
- 关键词:舒马普坦上矢状窦电刺激原发性头痛
- 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栓形成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在动物活体模型上 ,连续观察脑缺血 /再灌注时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并测量缺血 /再灌注不同时期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方法 :用夹闭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颈动脉注入 0 .0 67%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 0 .2ml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脑软膜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过程 ,并在缺血 15min、30min、再灌注 30min、1h、6h时采血 ,用凝血酶凝固法测量血浆纤维蛋白原。结果 :单纯缺血期血流速度明显减慢 ,细动脉、细静脉管径缩小 ,有部分毛细血管内血流停滞。再灌注后 ,血流速度加快 ,随再灌时间的延长 ,白细胞粘附、贴壁明显增多 ,血管内皮增厚 ,纤维蛋白丝网络血细胞及血小板 ,呈絮状团块附着在血管内壁上 ,逐渐形成壁栓 ,阻碍血细胞的流过。缺血期和再灌注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以缺血 30min和再灌 1h时增高最为明显 (P <0 .0 1)。再灌 6h时又明显降低 ,与单纯缺血 30min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再灌注后快速恢复的血流加重了内皮细胞的损伤 ,白细胞、血小板粘附 ,导致血栓形成 。
- 赵秀梅刘育英李健邓新立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血栓形成血浆纤维蛋白原
- 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干预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下肢功能:不同量化标准的评估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观察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甲襞微循环、踝肱指数及足背血流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4-04在本院心内科病房住院的男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2例,均为符合199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动脉硬化闭塞症诊疗标准、按Fontaine分级Ⅱ~Ⅲ级者,年龄64~91岁。以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20μg/d静脉点滴,连续21d,观察用药前后甲襞微循环、踝肱指数以及应用激光多普勒评估足背血流量的变化,并对治疗后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体征及步行速度、距离)进行评估,即临床症状改善、步行速度100~120步/min及行走距离比用药前增加50m以上均为有效。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42例。①治疗后患者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0%。②患者治疗后甲襞微循环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68±0.46),(6.24±1.16),(t=3.16,P<0.05)。③治疗后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治疗前(0.21±0.09),(0.15±0.07),(t=8.12,P<0.01)。④治疗后的踝肱指数也较治疗前有所提高(0.92±0.20),(0.76±0.21),(t=2.87,P<0.05)。结论:脂微球化前列腺素E1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缺血症状,甲襞微循环总积分降低、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灌注量增加及踝肱指数提高都可作为疗效评?
- 李铁岭赵秀梅蔡力力范利李小鹰
- 关键词:下肢功能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流灌注量干预心内科病房
- 大鼠肠系膜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的形态结构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鼠肠系膜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形态结构。方法大鼠麻醉后,将肠系膜平辅在微循环观察盒内,用棉球吸干膜上的水份,滴染液于肠系膜表面,染一定时间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去多余的染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并用彩色CCD摄录象系统采集图象。结果胶原纤维形态,呈粗细不等的带状,相互交织排列,数量多。弹性纤维呈细线状,走行较直,有分枝,彼此交叉,纤维之间有细胞。结论肠系膜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的活体染色,可较好地观察到两种纤维的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赵秀梅李丹张笑明田牛罗毅尹岭
- 关键词:染色
-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液GAS、MTL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气郁结证候动物模型,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的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的水平。结果柴胡疏肝散可缩短肝郁证大鼠的强迫游泳中不动时间,增高血清GAS和血浆MTL的水平。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肝郁大鼠血清GAS和血浆MTL的水平有关。
- 杜雅薇王玉来尹岭赵秀梅姚卓婷秦绍林
- 关键词: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胃泌素胃动素
- 几种不同刺激对血管内白细胞粘附的影响被引量:9
- 2001年
- 目的 : 研究几种刺激引起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变化。方法 :本实验采用脉冲电刺激、缺血再灌、内毒素和白介素 8等物理或药物的作用 ,观察大鼠肠系膜细静脉内白细胞粘附及白细胞和血管内皮粘附之间的差别。结果 :缺血再灌、内毒素、脉冲电刺激和白介素 8(IL 8)作用后肠系膜细静脉白细胞粘附数量比正常组明显增多。IL 8用药后 30min细静脉内白细胞粘附数量最多、缺血再灌、内毒素、脉冲电刺激后白细胞粘附数量大致相同。结论 :缺血再灌、内毒素、脉冲电刺激能诱导白细胞的粘附作用 ,造成内皮损伤 ,IL
- 刘育英赵秀梅
- 关键词:白细胞粘附缺血再灌注内毒素病理生理
- 颈动脉引流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流模型被引量:3
- 1998年
-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实验研究越来越受到临床及有关基础医学工作者的重视,而一个理想的动物模型是实验研究能否取得顺利进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献上有多种脑缺血实验模型,各有其特点和局限性。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电凝双侧椎动脉,同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法[1],操作复杂...
- 赵秀梅姜澜刘育英田牛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100例健康人不同部位体表血流量的测量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健康人不同部位的体表血流量。方法 :选择 2 0岁~60岁的健康自愿者 10 0例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图像仪 (LDPI)测量了 2 0个不同部位的体表血流量 ,比较了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结果 :( 1)面部和手的血流量较高 ,下肢及躯体血流量较低。( 2 )面部与肢体左右侧体表血流量比较无明显差异。 ( 3 )男性的体表血流量除足背外其它部位均高于女性 ,尤以颜面部血流值的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 4 )年龄 >40岁组血流量均高于年龄 <40岁组 ,除胸前及腰部外 ,其它部位的体表血流值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 .0 1)。结论 :体表不同部位的血流量差异大 ,面部和手的血流量较躯体及下肢的高。左右侧对称部位体表血流值无明显差别 ,有男性血流量高于女性的趋势。在健康状态下 。
- 赵秀梅刘育英刘秀华蔡莉蓉韩岳刘凤英
- 关键词:身体健康血液循环障碍血液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