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起病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婴儿1例 2024年 X连锁高IgM综合征(X-linked hyper-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XHIGM)是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该病以反复感染为特征,易感染机会致病微生物。临床上以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起病的XHIGM更为罕见。该文回顾性分析1例以马尔尼菲篮状菌肺炎起病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婴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诊疗经过并探讨其基因型,结合最新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姚亚男 吕雪盈 李文敏 袁凯旋 廖亚龙 张娟 肖伟欢关键词:婴儿 基因型 2020~2022年广州地区2182例儿童7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态势分析 2023年 目的对2020~2022年广州地区2182例儿童7种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态势进行分析并探讨原因。方法选择自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共2182例儿童患者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查结果,即甲型流感病毒(FluA)、乙型流感病毒(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肺炎支原体(MP)和肺炎衣原体(Cpn),分析不同年度、年龄、性别、季节间各病原体阳性构成比和检出率的差异。结果RSV在2020~2022年、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春季/夏季/秋季中成为阳性病原体构成比排名第一的优势毒株,2022年和FluA并列第一,冬季则被PIV所取代。RSV检出率(5.42%)高于PIV(1.86%)、FluA(0.93%)、AdV(0.44%)、MP(0.36%)、FluB(0.19%)和Cpn(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022年度FluA检出率(3.27%)与2021年(0%)、2020年(0.7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021年度PIV检出率(3.31%)与2020年(0.9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28d新生儿RSV检出率(0.90%)与1~12月婴儿(8.50%)和1~3岁幼儿(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月婴儿RSV检出率(8.50%)和>6岁儿童(2.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28d新生儿PIV检出率(0%)与1~12月婴儿(3%)和1~3岁幼儿(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PIV检出率2.93%高于男性的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luA、RSV和PIV检出率有季节差异。FluA夏季检出率(2.54%)与春季、秋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春秋两季均为0%。RSV检出率春秋、夏秋、夏冬与秋冬季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秋季最高为10.38%,夏季次之为5.49%,春季和冬季较低,分别为2.52%和1.96%。PIV检出率秋季(0.72%)与冬季(3.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RSV检出率最高占4.85%。结论2020~2022年广州地区儿童7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以RSV较为普遍,Cpn少见,优势毒株以RSV为主。FluA和PIV检出率存在年度差异。RSV在1~12月婴儿中检出率最高,PIV在0~28d新生儿中检出率最� 姚亚男 廖亚龙 张娟 李文敏 李舒心 陈敏静 罗盈关键词:儿童 呼吸道病原体 托珠单抗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1例 2023年 目的探讨托珠单抗治疗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的诊断学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广东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例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影像学、病理检查结果和诊疗情况并结合最新文献复习,以提高对iMCD的认识。结果男性患者,31岁,患者全身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多发肿大。临床表现为发热,紫罗兰色丘疹。该患者右颈淋巴结病理结果符合浆细胞型Castleman病,HHV8阴性。随后患者行22次托珠单抗静滴治疗,淋巴结较前缩小,炎症指标、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所改善。结论及早完善实验室、影像、病理等检查有助于Castleman病的早期诊断和分型,托珠单抗的早期、全程、规范使用有助于iMCD患者改善病情。 姚亚男 黄利均 廖亚龙 李文敏 陈敏静 罗盈关键词:CASTLEMAN病 特发性 多中心 多替泊芬、Photosoft和5-氨基酮戊酸对小鼠S180肿瘤的光动力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
癌症已经成为人类的首要死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2008年全球有760万人死于癌症,每年新发癌症病例接近1300万,接近三分之二的死亡病例和新发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癌症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多发病... 李文敏关键词:光动力疗法 光化学反应 氨基酮戊酸 一种布鲁氏菌感染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鲁氏菌感染的检测装置,包括试纸条;试纸条的层析膜上设有布鲁氏菌抗原检测区、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区。该布鲁氏菌感染的检测装置,其同时检测样本中布鲁氏菌抗原和抗体,多种外膜蛋白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减少假阳性结果的... 黎诚耀 李金峰 张玲 李文敏文献传递 1例假性低钠血症的实验室分析 2024年 目的通过对1例低钠血症的实验室分析加强临床对假性低钠血症的认识。方法结合患者的疾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方法学检测原理以及更换方法学检测对造成患者低钠血症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高蛋白血症干扰间接离子选择电极法对血钠的检测,造成血钠结果假性偏低。选用直接法的血气分析后血钠正常。结论高蛋白血症人群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钠结果会造成假性偏低,可更换直接法检测,以免造成误诊。 罗盈 姚亚男 陈敏静 李文敏 邸玉玮关键词:血气分析 广州地区259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HCV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HCV基因型分布情况,为该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和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自2019年9月至2023年4月共259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的结果,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年度各基因型感染率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259例患者,最常见的基因型为6a型和1b型,占42.47%和42.08%,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依次为3a型占6.18%,2a型占4.63%,3b型占4.25%,2b型占0.39%,未发现亚型混合感染。1b型,青年人群(41.86%)、中年人群(31.447%)分别低于老年人群的71.93%;6a型,青年人群(44.186%)、中年人群(51.572%)分别高于老年人群的1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b型63.077%、2a型10.769%分别高于男性的35.052%和2.577%,女性6a型18.462%低于男性的50.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度各基因型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广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HCV基因分型以6a型、1b型为主。1b型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和女性,6a型多见于中青年人群及男性。 廖亚龙 姚亚男 张莉滟 李文敏关键词:HCV 基因分型 RT-PCR 华蟾素通过ENKUR抑制鼻咽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是指一类发生在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度浸润性。在2018年全球新增确诊的129000名NPC病例中,中国新增病例约占半数,主要... 李文敏关键词:鼻咽癌 华蟾素 Β-CATENIN 地中海贫血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临床特征与风险评估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与慢性肾病的相关性,并对地贫患者发生慢性肾病进行风险评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肾内病区及门诊、妇产科与遗传优生门诊已检测地贫项目地贫慢性肾病、非地贫慢性肾病与地贫非慢性肾病患者共220例的信息资料及临床检验数据,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地贫与慢性肾病的相关性;地贫慢性肾病、非地贫慢性肾病与地贫非慢性肾病的指标分析。结果:地贫与慢性肾病间存在相关性,其是导致慢性肾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75,P<0.001),地贫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性大于非地贫患者。地贫慢性肾病与非地贫慢性肾病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铁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贫慢性肾病与地贫非慢性肾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尿素、肌酐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不同基因型α和β地贫患者发生慢性肾病的风险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贫患者可能是导致其慢性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其患慢性肾病的风险性较大,要定期监测患者各项相关指标,从而达到早防治的目的。 葛艳芬 赵越 刘均如 李文敏 冼璐桦 林婷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慢性肾病 风险评估 脑脊液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的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nervoussystemleukemia,CNSL)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动态监测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和骨髓的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比较二者检测MRD的时效性和一致性,以进一步探讨监测脑脊液FCM在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9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资料,采用多参数FCM,比较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脑脊液中的MRD情况以及同一患者脑脊液和骨髓标本中的MRD情况,并分析对其在评估患者预后价值中的作用。结果:19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脑脊液MRD阳性共31例(15.58%),其中18例(58%)比对应骨髓标本更早检测出MRD阳性。在19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34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和4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脑脊液MRD阳性的患者分别有4例、18例和9例。不同分型的急性白血病中脑脊液MRD结果与骨髓MRD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仅为0.156,表明二者一致性较低。此外,动态监测脑脊液标本可能比监测骨髓标本能更早发现体内MRD变化情况。结论:脑脊液FCM动态监测MRD可作为CNSL的监测指标,且监测脑脊液比监测骨髓标本可能更早发现MRD,脑脊液和骨髓二者相互补充可作为评价患者预后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罗燕飞 林婷 冼璐桦 赵越 李文敏 刘均如 蓝名伟 单惠庄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脑脊液 急性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