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运栋
-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6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邢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邢台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柱骨折治疗策略研究
- 吴占勇魏运栋王祺景娥刘慧卿孔建军彭祥平王少峰郁来报郝占元苑乾
- 脊柱脊髓损伤是指脊柱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脊柱骨、关节及韧带相关损伤,常伴有脊髓或神经损伤。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该研究在院前急救方面,发明了急救搬运支架,对脊柱、脊...
- 关键词:
-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
- 单纯减压治疗高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观察
- 2010年
- 随着社会老龄化,高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不断增多。这些患者病史长、全身情况差、多伴有内科疾病,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自2005年12月-2008年11月,我科对21例7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施行单纯减压手术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疗效,报告如下。
- 郝占元吴占勇魏运栋
- 关键词:椎管狭窄老年人
- 单根直通管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深部感染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评估单根直通管置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骨科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伤口清创,单根直通管置管冲洗引流术和抗生素药物的治疗,41例患者获得有效治疗,术后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 42例患者均行伤口清创,下肢骨折26例中,取出内固定8例,改为外固定架固定,下肢骨折中,复发4例,3例2次手术治愈,转院治疗1例,颈胸腰椎16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术后2年以上取出内固定,全部一次治愈,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直至红细胞沉降率和血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阴性,停伤口冲洗,继续空吸引流2~3d拔管。结论彻底清创是治疗骨科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关键,置管冲洗术是有效方法之一,单根直通管置管冲洗引流,有效防止置管阻塞,术中没必要全部取出内固定,尤其在脊椎术后伤口深部感染。
- 郁来报王少锋彭祥平魏运栋郝占元孔建军苑乾李强
- 关键词:冲洗引流外科伤口感染
- 脊柱急救外固定支架的设计和应用
- 吴占勇孔建军魏运栋连芳王祺彭祥平李建东
- 井下工伤较多为砸伤、机器卷挤伤,出现颈椎、胸、腰椎骨折较多,高处坠落以及交通事故出现脊柱损伤的几率也较高,往往并发脊髓损伤,在骨折急救时,这些部位骨折应以制动为主,防止因搬运使骨折错位导致脊髓二次损害,引起瘫痪或者是脊髓...
- 关键词:
- 关键词:外固定支架脊髓损伤急救
-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表格,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16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1例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法,对照组81例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因明显变异,观察组不能正常按照临床路径执行16例,对照组有14例不符合护理要求,观察组实际采用临床路径组6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67例。观察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医药费、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医药费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在治疗费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护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刘慧卿魏运栋王少峰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护理
- 有限减压手术与扩大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高龄老年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观察有限减压手术与扩大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高龄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将94例75周岁以上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45例采用单纯有限减压手术,B组49例采用扩大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系统于术后3个月评定临床疗效。于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2组疼痛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 2组病例均手术顺利,无手术期间及住院期间死亡,A组并发症发生率4.4%,B组并发症发生率10.21%,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较A组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晚,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优良率80.00%,B组79.59%,2组术后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3个月患者腰腿痛均较治疗前减轻,VAS评分下降,生活能力提高,功能障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比较,术后6个月及1年,A组改善情况优于B组,VAS及ODI功能障碍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减压手术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有较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术后疗效确切的优点,对无需过多劳动的高龄患者能够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目的。
- 李强魏运栋刘科
-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8年12月间经手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并临床随访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肢体麻木,感觉异常(78例);下肢无力,行走困难(62例);锥体束征阳性(5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27例)。经X线初步检查,MRI和CT确诊,全部后路手术,去椎板减压35例,高速磨钻行磨薄-分隔-孤立-游离-整块切除的手术方法,全椎板减压51例。其中椎弓根螺钉内固定13例,切除骨化灶节段119节,按JOA评分及Epstein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手术效果,术前JOA评分2~8分,平均4.3分。结果 86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JOA评分4~11分,平均8.7分,优良率82.6%。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表现多样,多以感觉异常,肢体麻木首诊,需经MRI和CT确诊,早期有效的手术减压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惟一有效方法。
- 郁来报魏运栋孔建军王少锋郝占元苑乾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异位性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12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 S )合并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12例AS合并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下颈椎骨折3例全麻下行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胸腰段骨折9例行后路切开长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 入院的12例患者,经手术抢救治疗以后,成功救治11例,1例因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8.33%。以上11例患者均随访了1.5年,其中1例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5年存活率为90.91%。10例患者术后1年X线检查,依据Frankel分级,2例D级患者手术后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例C级患者其中1例基本恢复正常、1例进步到D级,1例B级患者术后进步到C级。患者术前VAS评分为7~9分,平均8.1分,术后VAS评分为0~4分,平均为2.3分。X线片检查显示,所有存活的骨折患者的植骨部位已经融合,未见明显不稳定,未见内固定物松动以及断裂。结论 手术治疗AS合并脊柱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王少锋吴占勇魏运栋孔建军孟小庆
-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手术治疗的96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治疗前(T0)、术后6个月(T1)、术后12个月(T2)、术后24个月(T3)的下腰痛评分及改善率。根据疗效评估结果将受试者分成优、良组(A组)和可、差组(B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术前JOA评分、影像学分型、手术节段、椎管面积残余率、合并其他脊柱病变症状、术前MRI T2相脊髓内高信号情况等的差异。对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96例经24个月随访,疗效评估结果显示:74例为A组,优44例(45.8%)、良30例(31.3%);22例为B组,可17例(17.7%)、差5例(5.2%)。所有受试者T3时JOA评分较T0时显著提高(P<0.05)。2两组患者的性别、体质指数、影像学分型、合并其他脊柱病变症状及术前MRI T2相脊髓内高信号情况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年龄<60岁者52例(70.3%),病程<24个月者53例(71.6%),中上胸节段者50例(67.6%),椎管面积残余率≥50%者48(64.9%),术前JOA评分为(7.0±1.5)分,各项依次高于B组的9例(40.9%)、8例(36.4%)、9例(40.9%)、8例(36.4%)、(5.1±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龄≥60岁、病程≥24个月、手术节段累及胸腰段、椎管面积残余率<50%及术前JOA评分<6分均为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病程、手术节段、椎管面积残余率、术前JOA评分均为影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需引起临床重视。
- 王少锋魏运栋吴占勇苑乾郁来报
- 关键词: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椎管减压术影响因素
-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82例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同期收治的82例DLSS患者于针对性治疗并发内科疾病后行手术治疗,根据病情分别选择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黄韧带切除、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扩大术,半椎板切除减压并侧引窝扩大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等。观察手术一般情况并随访判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5 h,出血量平均240 ml,术中无1例因出现意外而终止手术,住院时间平均18 d;67例获平均随访14个月,疗效为优25例、良31例、无变化8例、差3例,优良率84%。结论在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选择合适手术方案前提下,手术治疗老年DLSS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性较高。
- 郝占元魏运栋孔建军
- 关键词:老年人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