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地奈德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多索茶碱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血清淀粉样蛋...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支气管炎患者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头孢
  • 1篇头孢曲松
  • 1篇皮质激素
  • 1篇气道
  • 1篇气道高反应
  • 1篇气道高反应性

机构

  • 5篇泸州市中医医...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华
  • 2篇李玉梅
  • 2篇李洁
  • 1篇李玉梅
  • 1篇徐伟
  • 1篇张铃
  • 1篇徐伟
  • 1篇李倩

传媒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暨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 1篇转化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泸州市流感样病例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分析泸州市流感样病例感染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征,为临床鉴别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流感哨点流感样病例标本16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常发呼吸道病毒等,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1628份标本中,共检测出病毒642份,检出率为39.4%,鼻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甲、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B、腺病毒.夏季呼吸道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3.2%,其次是冬季、春季,秋季检出率最低,不同季节病院检出率差异明显(P<0.05).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0~4岁儿童病毒检出率最高.共23分标本出现混合感染,其中鼻病毒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19份,其他病毒混合感染4份.结论 泸州市流感样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以鼻病毒、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流行季节病原谱也不一致,应加强呼吸道病毒检测和防治工作.
张华李玉梅徐伟张铃李洁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病毒感染呼吸道病毒
SAA,IL-6及sCD14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评估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sCD14)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沪州市中医医院确诊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113例患者,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n=98)与死亡组(n=15)。收集2组临床资料,采集血液运用免疫荧光层析法(IFA)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患者SAA,IL-6及s CD14水平,运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IL-6及s CD14单独与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COPD分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分级均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SAA、IL-6、sCD14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COPD分级、GOLD分级、SAA、IL-6、s CD14水平均为影响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SAA、IL-6、sCD14水平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00、0.827,优于单项指标预测价值。结论SAA,IL-6及sCD14可单独预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联合预测价值最高,COPD分级、GOLD分级、SAA、IL-6、s CD14水平均为影响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张华李玉梅张仕萍伍静
关键词:血清淀粉样蛋白A白细胞介素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感染
急性支气管炎患者C反应蛋白清除率及其与气道高反应性的相关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患者C反应蛋白清除率(C-reactive protein clearance rate,CRPc)与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患者AHR程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AHR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轻度(n=67)、B组:中度(n=59)、C组:重度(n=56)。采用1∶1倾向性匹配的方法调整患者资料的均衡性。所有患者均进行肺部检查,采集患者清晨空腹血,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内及治疗后3、5、7 d检测,通过计算获得相应的CRP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Pc与AHR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影响AHR程度的临床因素,构建相应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结果:3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组患者1 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 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aximum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FEV 1下降20%激发剂累计含量(provocation dosage when FEV 1 is reduced by 20%,PD 20 FEV 1)水平升高,CRP、人软骨糖蛋白39(human cartilage glycoprotein 39,YKL-39)和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LTE4)水平降低,改善效果显著,且A组患者一秒率(FEV 1/FVC)、MVV、IFN-γ、IL-10、PD 20 FEV 1水平高于其他2组,CRP、YKL-39、LTE4水平低于其他2组,改善效果较好。3组患者的CRPc-7分别为(70.66±14.85)%、(60.55±15.52)%和(48.24±14.47)%,A组患者CRPc显著高于其他2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c-3(OR=0.85,95%CI:0.69~0.87)、CRPc-5(OR=0.92,95%CI:0.77~0.95)、CRPc-7(OR=0.96,95%CI:0.89~0.98)与患者AHR程度存在相关性。YKL-39和LTE4是患重症AHR的危险因素(OR>1),CRPc-3、CRPc-5、CRPc-7、IFN-γ和PD 20 FEV 1是患重症AHR的保护因素(OR
徐伟程继夏李洁张华
关键词:急性支气管炎C反应蛋白气道高反应性
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及微炎症因素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对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及微炎症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泸州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老年重症肺炎共110例患者为此次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给予头孢曲松治疗,研究组55例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呼吸道纤毛清除功能、微炎症状态、血气分析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55%)相较于对照组(76.36%)更高(χ^(2)=7.314,P=0.007)。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鼻黏膜纤毛清除率、鼻黏膜纤毛清除速度、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动脉血氧分压水平[分别为(68.12±4.78)%、(76.23±4.56)%,(6.54±0.24)mm·min^(-1)、(7.23±0.21)mm·min^(-1),(9.23±2.06)mm·min^(-1)、(11.18±2.26)mm·min^(-1),(259.52±45.72)pg·mL^(-1)、(279.62±40.42)pg·mL^(-1),(81.42±10.39)mm Hg(1 mm Hg≈0.133 kPa)、(86.59±9.24)mm Hg]均高于治疗前[分别为(44.74±3.97)%、(44.62±4.01)%,(3.42±0.31)mm·min^(-1)、(3.37±0.36)mm·min^(-1),(6.40±0.16)mm·min^(-1)、(6.35±0.24)mm·min^(-1),(174.29±28.36)pg·mL^(-1)、(166.79±26.84)pg·mL^(-1),(60.43±6.89)mm Hg、(60.08±6.47)mm Hg],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04、16.046、4.617、2.443、2.758,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分别为(25.48±3.42)mg·L^(-1)、(19.28±2.69)mg·L^(-1),(2.39±0.45)ng·mL^(-1)、(1.45±0.39)ng·mL^(-1),(41.48±6.39)mm Hg、(38.39±5.89)mm Hg]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52.25±7.46)mg·L^(-1)、(51.72±7.01)mg·L^(-1),(7.01±1.39)ng·mL^(-1)、(7.19±1.31)ng·mL^(-1),(56.13±7.23)mm Hg、(55.68±8.11)mm Hg],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67、11.707、2.637,均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研究组(12.73%)和对照组(9.0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4,
张华李玉梅张仕萍伍静
关键词:头孢曲松糖皮质激素
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外周血Th1、Th2与Th17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7月至2018年2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多索茶碱片。记录所有患者主要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测试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峰流速(PEF),并检测外周血Th1、Th2、Th17细胞表达及其血清对应的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及IL-17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喘息、咳嗽、气短、肺内哮鸣音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 <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实验组FVC、FEV1、PEF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 <0. 05)。两组治疗后Th1、Th1/Th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h2、Th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实验组Th1、Th1/Th2升高幅度及Th2、Th17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L-4、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实验组IFN-γ升高幅度及IL-4、IL-17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多索茶碱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及免疫机制失衡,继而改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
李倩邵单炫张华李钱梅向东
关键词:多索茶碱布地奈德辅助性T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