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癌卵巢转移1例分析
- 2022年
- 探究肺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我院接收的1例肺癌卵巢转移患者为例,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给出疾病的诊断标准。结果 肺癌卵巢转移患者主要表现出有多个形态不规则的纤维瘤样组织,多为囊实性包块,囊性区内为淡黄色清亮液体,内壁光滑,实性区呈结节状,灰白质中。结论 肺癌卵巢转移在临床中并不常见,对患者的发病特征进行分析和明确,有利于帮助临床实现疾病诊治,提高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 郭少峰
- 关键词:肺癌卵巢转移病例报告
- 结直肠腺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情况、p53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分析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结直肠腺癌中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情况、p53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眉山市人民医院收集的经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腺癌患者282例的临床资料,分析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情况、p53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p53表达情况与错配修复蛋白缺失的相关性。结果 免疫组化发现,MLH1、MSH2、MSH6、PMS2的缺失数分别为32、21、17、39例,而p53的(+)、(-)、(+/-)表达分别为142、95、45例。部分错配修复蛋白的缺失与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累及、有无脉管累及存在关联(P<0.05);p53的表达与患者的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神经累及、有无脉管累及存在关联(P<0.05);结直肠腺癌中,p53与MLH1、PMS2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结直肠腺癌患者的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情况、p53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关联性,且错配修复蛋白缺失情况和p53表达情况同样存在关联性。
- 郭少峰吴雪梅白卓张录顺
- 关键词: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错配修复蛋白P53
- 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皮肤毛母细胞瘤与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已确诊的6例毛母细胞瘤和20例基底细胞癌的石蜡标本行HE染色及CK7、bcl-2、AR、CD10、Ki-67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表达特点。结果毛母细胞瘤来源于基底样生发细胞,肿瘤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不与表皮相连,境界清楚,由分布均匀的伴有毛囊分化的毛母细胞团构成;免疫组化:5例CK7(-),1例弱(+);3例bcl-2(-),3例弱(+);6例AR(-),6例CD10(-),而瘤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10%~20%。基底细胞癌来源于基底样生发细胞,癌细胞与表皮基底部相连,呈浸润性生长,周边癌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周围间质疏松,癌巢和间质之间形成收缩裂隙;免疫组化14例CK7(+),6例弱(+);17例bcl-2(+),3例弱(+);16例AR(+),4例弱(+);20例为癌细胞CD10(+),癌周间质(-);Ki-67阳性指数20%~30%。结论结合镜下组织学特点及免疫表型,有助于两种肿瘤的鉴别诊断。
- 吴雪梅王小明郭少峰颜浩余梦懿肖柳
- 关键词:毛母细胞瘤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
- 自然受孕宫内宫外同时妊娠1例
- 2009年
- 郭少峰王小明
- 关键词:宫内宫外同时妊娠自然受孕口服避孕药阴道流血月经规律首次妊娠
-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9月-2012年9月乳腺癌患者10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及与临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ER、PR及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8.1%、49.5%、59.0%。ER表达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表达一致率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P<0.05)。ER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有相关性(P<0.05),与年龄、月经初潮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癌旁组织病理学形态无关。PR表达及ER不同阳性强度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5)。结论 ER、PR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ER、PR对评估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效果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郭少峰王小明赵金华颜浩吴雪梅文利君代武装黄媛
- 关键词: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乳腺癌临床病理
- 意外胆囊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普外科2001~2011年胆囊切除术中或术后发现的12例意外胆囊癌病例,从临床诊断、分期及病理检查、病理诊断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2例意外胆囊癌患者中7例诊断为胆囊结石,3例为慢性萎缩性胆囊炎,2例为胆囊息肉。经病理检查,肿瘤位于胆囊颈部3例,胆囊体部5例,胆囊底部3例,弥漫累及胆囊颈体底部1例。肿瘤形态以厚壁型胆囊癌居多。病理诊断:腺癌11例,腺鳞癌1例;高分化3例,中分化6例,低分化3例。结论病理诊断是意外胆囊癌确诊的金标准,对存在胆囊癌高危因素人群应常规或及时行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 郭少峰王小明吴雪梅颜浩黄媛
- 关键词:意外胆囊癌临床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