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闯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宣汉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退行性
  • 1篇腰椎退行性疾...
  • 1篇置换术
  • 1篇神经松解
  • 1篇神经松解术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松解
  • 1篇松解术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锁定钢板治疗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疾病
  • 1篇前置术
  • 1篇人工髋关节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人工髋关节置...
  • 1篇肘管

机构

  • 3篇宣汉县人民医...
  • 2篇达州市中心医...
  • 1篇达州市宣汉县...

作者

  • 4篇罗闯
  • 1篇王进
  • 1篇王浩
  • 1篇吴小平

传媒

  • 1篇药物与人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大医生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临床治疗严重关节疾病的主要方法,其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术后感染概率及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病率也较高[1-2]。研究[3]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是检测感染以及DVT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hs-CRP和D-二聚体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罗闯王进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单纯神经松解术与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单纯神经松解术与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并发症,探讨术后感染预防,降低感染率,提高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达州市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肘管综合征患者共68例,将患者分为单纯尺神经松解术组(SD组)31例及神经松解前置术组(AT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手部功能、握力、捏力、两点辨别觉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AT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32%(9/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7.10%(27/31),AT组患者术后优良率为86.49%(32/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握力、捏力、两点辨别觉、上肢功能评分及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两组患者术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单纯神经松解术及神经松解前置术均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且疗效相当,但是单纯神经松解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及感染率的发生,是一种更值得推荐的手术方式。
牟家森王浩罗闯
关键词:肘管综合征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2014年
目的:对于肱骨近端骨折采取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进行统计,探讨临床治疗方法,以适应临床应用的发展和需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i月至2013年12月1年内收治住院的2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两组,分别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和新型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并且对其治疗效果、并发症和恢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六个月后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是临床中治疗肱骨近端骨拆的一种新方法,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技术,不仅效果较为稳定、可靠,而且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最大程度的保证恢复和痊愈,尤其是对老年患者曼是首选手段,值得医学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推广和应用。
罗闯
关键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
可扩张通道下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比较可扩张通道下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宣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患者在可扩张通道下行MIS-TLIF手术,对照组患者行OPEN-TLIF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均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评估患者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下腰功能评分法(JOA)评分,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VAS及JO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见切口愈合不良及切口感染,无螺钉误植入椎管神经损伤。结论与OPEN-TLIF相比,MIS-TLIF能获得相同临床效果,且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卧床时间短、康复快、腰痛率低。
罗闯官灿张西魏廖仁可吴小平
关键词: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