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悦
- 作品数:8 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 2015年
- 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发病率日渐升高,其病因病机的论述种类繁多,中医对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针灸治疗的作用一方面为显著的减肥效果,另一方面为降脂效果,作者对近10年来文献中有关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和总结。重点对发病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证候规范化和标准化、辨病和辨证论治的针灸方法以及针灸作用机制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选用提供参考,并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及指明今后研究方向。
- 王凯悦刘志诚徐斌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针灸疗法
- 电针治疗女性胃肠腑热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其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从2006年至2011年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就诊的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患者130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的治疗方法,采用电针方式,观察电针治疗前后患者身高、皮脂厚度、肥胖度、体质量、体重指数(BMI)、体脂百分率的变化及其疗效以及相关血脂指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电针治疗对于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等各项血脂指标均有良性调整作用。年龄、肥胖度及病程和疗效均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年龄的增加疗效减弱;随着肥胖度的增加疗效减弱;病程越短,效果越好。患者过食少动因素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96%,其次是情志因素。性发育期和生育因素的效果稍差。总有效率达到82.9%。结论:电针治疗女性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有良好疗效,电针治疗本病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肥胖度、病程、病因诱因等密切相关。
- 王凯悦刘志诚徐斌
- 关键词:肥胖高脂血症电针
- 针灸治疗结肠慢传输便秘研究进展
-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临床上便秘的发生困扰着各种年龄阶段的患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肠慢传输便秘时功能性便秘的一种,并且会诱发多种疾病。临床治疗的方法主要集中于缓泻药和手术的治疗,但是滥用缓泻药造成...
- 王凯悦徐斌
- 关键词:便秘结肠慢传输型针灸
- 电针不同穴位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肠组织PGP9.5表达的差异研究
- 目的:本研究使用冰水灌胃法模拟功能性便秘,研究针刺不同穴位对功能性便秘模型小鼠的肠功能的效应差异及相关肠神经的关系,明确不同穴位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效应差异及部分机制。 方法:分批选取CL57BL/6野生型小鼠共100只...
- 王凯悦
- 关键词:电针疗法功能性便秘肠神经
- 针刺调节结肠慢传输便秘ICC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针刺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已得到临床上证实,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针刺调节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目前讨论的关键机制之一.针刺可以有效调节ICC的数量,改变其标志物C-kit蛋白的表达,有利于ICC-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网络结构的恢复,使结肠功能得到恢复,这为临床上治疗结肠STC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本文对近几年针刺治疗结肠慢传输等相关结肠病变的机制进行梳理,以期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科学化的依据提供参考资料,为临床制定治疗结肠STC的合理治疗方案做出参考.
- 王凯悦余芝梁超徐斌
- 关键词:针刺CAJAL间质细胞C-KIT蛋白
- 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神经生物学机理探析被引量:12
- 2015年
- 针刺疗法作为传统中医中最具特色的治疗手段之一,在治疗胃肠道疾病具有广泛优势,临床疗效明显。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epsia,FD)在现代人生活中发病具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机制探究不明确,药物滥用等原因,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胃动力,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胃肠,使胃肠功能得到恢复,改善患者因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多种症状,这为临床选取和运用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对近10年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机制进行整理,以期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科学化的依据提供参考资料,为临床制定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合理治疗方案做出参考。
- 王凯悦徐斌
- 关键词:针刺中枢神经脑肠肽自主神经肠神经功能性消化不良
- 温针联合耳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脂质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耳针对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0例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并设立健康组52例进行对比。对照组穴取太白、冲阳、阴陵泉、足三里等,予温针疗法,隔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增加耳穴针刺,穴取脾、胃、肺、肾等,2~3日治疗1次。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肥胖指标[体质量、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肪-胰岛内分泌轴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瘦素(FLP)、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自主神经功能指数(Y)的变化,并评定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53/55),优于对照组的87.3%(48/55,P〈0.01)。在改善各项肥胖指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FLP、FPG、FINS、Homa-IR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均P〈0.01),而HDL、ISI、Homa-β、Y值显著低于健康组(均P〈0.01)。治疗后,除Homa-β外,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存在脂质代谢、"脂肪-胰岛内分泌轴"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温针联合耳针或单纯温针具有减肥和降脂的作用,且温针联合耳针法优于单纯温针法。疗效机制可能与良性调整血糖、脂质代谢、脂肪-胰岛内分泌轴、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 王凯悦刘志诚徐斌
-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脾虚湿阻耳针
- 电针联合耳针治疗胃肠腑热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耳针治疗胃肠腑热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胃肠腑热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高脂血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5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两组均采用针刺加电针治疗,另对治疗组联合耳针治疗,持续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脂含量的变化及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体质量、肥胖度、BMI指数、体脂百分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脂质含量中,TC、TG、L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HDL-C有显著回升(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脂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耳针或单独电针治疗胃肠腑热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减肥作用及对异常的脂质代谢均具有良性调整作用,且电针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效应及改善脂质代谢上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 王凯悦刘志诚徐斌
- 关键词:电针耳针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