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惊涛

作品数:27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外科
  • 5篇膜下
  • 4篇硬膜下
  • 3篇动脉
  • 3篇血肿
  • 3篇硬膜
  • 3篇硬膜下血肿
  • 3篇神经外科
  • 3篇颅脑
  • 3篇颅内
  • 3篇膜下血肿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瘤
  • 3篇急性
  • 3篇出血
  • 2篇动脉瘤
  • 2篇引流
  • 2篇神经功能
  • 2篇肿瘤

机构

  • 27篇汉中市中心医...
  • 3篇天津医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汉中3201...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27篇李惊涛
  • 17篇李国强
  • 9篇张超
  • 8篇陈琪
  • 5篇冯波
  • 5篇郭强
  • 3篇翟海程
  • 2篇李传坤
  • 2篇刘宁
  • 2篇魏小兵
  • 2篇郭瑞娟
  • 2篇郭强
  • 1篇张剑宁
  • 1篇冯华
  • 1篇郭世文
  • 1篇魏社鹏
  • 1篇孟辉
  • 1篇王一超
  • 1篇张玲
  • 1篇董宇为

传媒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CT和M...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一种智能自动化的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包括箱体,箱体顶侧的开口内设有两列数个左右对称的条形板,左右两个条形板的相邻侧分别铰接连接,左侧条形板的底侧分别开设第一倒T型滑槽,第一倒T型滑槽内分别活动安装第一倒T型滑块,第...
李惊涛郭瑞娟
文献传递
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手术定位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头部手术定位装置,支板与座体固定连接,并位于座体的上方,弧形底板与支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支板的上方,立条的数量为两根,两根立条分别与弧形底板的两端滑动连接,每根立条的外侧壁...
郭强蒋继虎李国强李惊涛张超
文献传递
MRI在大脑镰旁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MRI在大脑镰旁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接收诊治的81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MRI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大脑镰旁脑膜瘤的MRI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结果 81例患者共发育肿瘤92个,其中单发患者74例,多发患者7例,前、中、后1/3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分别有23例、28例、30例;瘤体直径在1-8cm之间,形态呈半球状有86个(约占93.5%),结节状有6个(约占6.5%);MRI对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肿瘤的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1.3%(84/92),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6.42%,且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81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的肿瘤在T_1WI为等信号、19例T_1WI为稍低信号,45例在T_2WI为等信号,30在T_2WI为稍高信号,6例在T_1WI及T_2WI均为混杂不均匀信号。结论MRI在对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肿瘤的发育部位、数目、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并且对肿瘤的电信号及肿瘤内部血供量变化等能够表现出明显强化的作用,其大脑镰旁对脑膜肿瘤的定位诊断及定性诊断都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在临床中可以作为一种首先的检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陈琪李国强李惊涛
关键词:大脑镰旁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113例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提高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收治的113例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结果113例均行手术,全切除99例,次全切除14例,治愈92例,良好13例,有进步者2例,无明显变化者4例,失访2例,优良率92.9%,无死亡。结论提高对脊髓髓外硬膜下肿瘤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恰当手术方法及显微外科可提高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疗效。
冯波王一超冯华孟辉李国强李惊涛
关键词:髓外硬膜下脊髓肿瘤
医疗重症监护带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防护领域,尤其涉及医疗重症监护带。监护带能够将人体固定在床上防止人乱动掉下来,所述的监护带两侧能够固定在床的边沿;随后的方案为如下任意之一:A.所述的监护带包含中部的长条形的带体,该带体为主带(1),主...
张玲董宇为吴雪李惊涛张有文
文献传递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7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李惊涛李传坤
外伤性癫痫13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癫痫的高危因素、临床特征、预防及治疗方法等。方法回顾分析颅脑外伤患者1612例资料,保守治疗颅脑外伤患者965例,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647例,共有136例并发外伤性癫痫。药物治疗癫痫82例,手术治疗癫痫15例。结果年龄、病情、脑皮层挫裂伤、功能区脑损伤、脑出血、颅骨骨折、开放伤等因素均与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密切相关,清除脑内血肿有利于降低癫痫发生率,皮质瘢痕性癫痫灶手术切除治疗效果好,非皮质瘢痕性癫痫灶药物治疗效果好。结论早期癫痫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挫裂伤、脑出血等因素导致神经细胞兴奋性增强所引起,晚期癫痫主要是由于脑软化灶、瘢痕形成致痫灶引起,对于具有癫痫高危因素的颅脑外伤患者可使用抗癫痫药物预防早期癫痫发作,积极处理原发伤,合理治疗,可降低发病率,选择恰当的方法治疗晚期癫痫,可提高疗效。
冯波王建军魏社鹏李惊涛李国强
关键词:颅脑外伤癫痫
颅底适形多层重建在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脑脊液漏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颅底适形多层重建技术在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脑脊液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行经鼻内镜扩大入路颅底肿瘤切除术中出现脑脊液漏患者38例,其中采用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进行颅底重建20例(对照组),使用适形多层重建技术行颅底重建18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脑脊液漏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6例,观察组发生术后脑脊液漏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底适形多层重建技术可明显降低内镜扩大鼻颅底手术术后脑脊液漏的发生率,是防止术后脑脊液漏安全可靠的方法。
刘小印党俊涛周跃飞李惊涛张超
关键词:脑脊液漏颅底重建
乌司他丁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汉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介入栓塞术的9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术前,对照组患者使用0.9%氯化钠液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干预。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手术前及手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及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8.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而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为(3.76±1.4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9±1.8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ET-1、vWF、NO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的ET-1水平为(542.84±94.3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7.40±114.29)pg/mL,GCS评分、vWF、NO水平分别为(10.32±1.58)分、(30.32±5.88)ng/mL、(1.56±0.15)nmol/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1.96)分、(26.84±5.51)ng/mL、(1.48±0.13)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可预防患者脑血管痉挛,同时能显著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郭强王传宝李国强李惊涛张超蒋继虎翟海程
关键词:介入栓塞术脑血管痉挛乌司他丁血管内皮功能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观察组)和正常健康人(对照组)各30例,检测2组血清CNTF并比较其差异,比较不同临床特征中CNTF差异。结果:观察组的CNT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NTF在不同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NTF与病灶体积、抑郁评分和NIHSS评分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患者的CNTF显著低于无严重并发症及存活患者(均P<0.05)。CNTF<16.5 ng/m L为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OR>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CNTF可能在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价值。
郭强李国强李惊涛
关键词: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影响因素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