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非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海门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胆道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素
  • 1篇隐痛
  • 1篇造影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瘤
  • 1篇生长抑素
  • 1篇逆行
  • 1篇逆行性
  • 1篇逆行性胰胆管...
  • 1篇切开

机构

  • 4篇海门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姜非
  • 1篇宋红杰
  • 1篇陈峰松
  • 1篇刘恩
  • 1篇崔志俊
  • 1篇赵志江

传媒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交通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胆道开口小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效果观察
2016年
目的:探讨胆道开口小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EST+EPB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肝外胆管结石并胆管直径≥0.8m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EST组32例采用胆道开口单纯大切开后取石或碎石后取石,EST+EPBD组32例采用胆道开口小切开,再行柱状气囊扩张后,进行取石或碎石后取石。结果:两组取石过程中出血、胆管引流情况及早期并发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取石次数(3.0±2.51 vs1.6±1.32)、机械碎石器使用率(37.5%vs 9.4%)、结石清除时间(29.32±12.84min vs 18.46±12.82min)比较,EST+EPBD组明显优于ES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胆道开口小切开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在手术时间、取石次数及机械碎石器使用率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胆道开口切开后取石术。
崔志俊朱宇均姜非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均给予规范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比较治疗后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腹痛3~7d减轻或消失,体温和血象分别经5d和7d恢复正常,血、尿淀粉酶经7~14d降至正常;对照纽腹痛8~15d减轻或消失,体温和血象分别经7d和17d恢复正常,血、尿淀粉酶经12~20d降至正常。治疗组总愈显率97%,1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总愈显率84%,3例出现假胰腺囊肿,2例治疗无效死亡。结论柴芍承气汤结合内科综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好。
赵志江姜非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用奥曲肽和生长抑素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对比用奥曲肽和生长抑素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4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4例患者分为生长抑素组和奥曲肽组,每组各有32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生长抑素组患者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为奥曲肽组患者使用奥曲肽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的时间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奥曲肽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止血的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生长抑素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用奥曲肽对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明显缩短其止血的时间,从而为其进行硬化剂治疗和食管静脉结扎的治疗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姜非
关键词:奥曲肽生长抑素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降结肠神经节瘤一例
2013年
患者男,38岁.因反复左下腹隐痛2年、加重1周于2012年11月8日入院。患者近2年时有左下腹部隐痛不适.能自仃缓解.但有反复.发作无明显规律可循。发作时无腹胀。尤恶心、呕吐、嗳气、反酸.排便规律.每日1次,色黄无脓血黏液,多次查腹部超声、CT、胃镜等均无明显异常。以“肠功能紊乱、功能性胃肠病”治疗.无明显好转。
陈峰松宋红杰邢卫松刘恩姜非
关键词:神经节瘤降结肠下腹部隐痛肠功能紊乱下腹隐痛发作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