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瑜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主题

  • 5篇异丙基
  • 5篇异丙基丙烯酰...
  • 5篇酰胺
  • 5篇丙基
  • 5篇丙烯酰胺
  • 4篇聚N-异丙基...
  • 3篇温敏性
  • 3篇纳米
  • 3篇PNIPAA...
  • 2篇氧化锌
  • 2篇接枝
  • 1篇低密度
  • 1篇低密度聚乙烯
  • 1篇修饰
  • 1篇乙烯
  • 1篇织物
  • 1篇疏水
  • 1篇疏水性
  • 1篇水凝胶
  • 1篇偶联剂

机构

  • 8篇贵州大学
  • 1篇国家复合改性...

作者

  • 8篇雷华
  • 8篇邱瑜
  • 7篇徐涛
  • 6篇谭鹏
  • 3篇陈枭
  • 2篇杨乐
  • 2篇宋宣宣
  • 1篇秦舒浩
  • 1篇谭璐

传媒

  • 3篇塑料工业
  • 1篇塑料
  • 1篇材料保护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NIPAAm的合成及结构和温敏性表征被引量:3
2015年
用过硫酸铵(APS)与亚硫酸氢钠(SBS)作为引发剂,在无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制备线型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紫外分光光度计(UV)、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表征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微观结构,测试了PNIPAAm的最低临界转变温度(LCST)。结果表明,以APS、SBS复配作为引发剂成功合成了PNIPAAm,其LCST为33℃;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相转变过程是一个可逆过程。
谭鹏雷华徐涛邱瑜简嫩梅
关键词:温敏性
多功能的PMMA/ZnO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介绍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锌(PMMA/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PMMA/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质,包括光致发光性质、光催化性质、热学性质、可见光透过能力、紫外屏蔽能力、近红外屏蔽能力等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价,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陈枭徐涛雷华杨乐邱瑜
关键词: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氧化锌纳米复合材料
温敏功能棉纤维:过硫酸铵引发棉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被引量:1
2016年
选用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水作为溶剂,通过沉淀自由基接枝聚合引发棉纤维接枝PNIPAAm。红外分析和电镜观察均表明棉已成功接枝上PNIPAAm,获得了棉纤维接枝PNIPAAm共聚物(接枝棉);采用质量法计算接枝棉的接枝率,并研究了单体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MDSC测试表明接枝棉在PNIPAAm的LCST附近(33℃)显示了温敏性,且对应的可逆焓变随接枝率的增大而增大。通过测量不同环境温度下水滴在接枝棉表面的接触角表征接枝棉的温敏亲/疏水性,并研究了接枝率对接枝棉的温敏亲/疏水性影响。通过滴水试验(AATCC 79-2000标准)测量不同环境温度下水滴完全浸入接枝棉的浸润时间表征了接枝棉的温敏吸水性。该接枝体系组成简单,操作容易,所选水溶剂对环境无污染、环保。
简嫩梅雷华谭鹏徐涛邱瑜
关键词:过硫酸铵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棉纤维
纳米氧化锌表面修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8年
纳米氧化锌(ZnO)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多功能材料。本文介绍了ZnO的性质和应用,并阐述了表面修饰的重要性。表面修饰会引起ZnO粒径、缺陷和表面化学性质变化。在对表面修饰方法作简单分类后,结合应用综述了表面修饰对ZnO光学性质、抗菌性、生物毒性以及对ZnO/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性质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适当的表面修饰可提高ZnO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增强其抗紫外、光催化、光致发光和抗菌性质,降低其毒性,并能调控和协调其性质,而不当的表面修饰会导致ZnO性质劣化。然而,要全面和准确地预测并实现表面修饰的优势效果仍面临较大挑战。在表面修饰剂和表面修饰方法的选择、表面修饰剂体系的建立、表面修饰机理及性能优化等方面还需要更深入系统的研究。
陈枭石倩杨乐邱瑜孙奇雷华
关键词:表面改性光致发光抗紫外氧化锌
PNIPAAm/WPU半互穿网络温敏水凝胶的合成与热性能表征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过硫酸铵(APS)和亚硫酸氢钠(SBS)作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在水性聚氨酯(WPU)水溶液中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单体聚合,获得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性聚氨酯半互穿网络(Semi IPNPNIPAAm/WPU)温敏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法(FT-IR)进行结构分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进行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PNIPAAm/WPU半互穿网络水凝胶,该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的具有温敏特性与良好的热稳定性,其低临界转变温度(LCST)约为31℃,比PNIPAAm的LCST低3℃。PNIPAAm/WPU半互穿网络水凝胶结合了PNIPAAm和WPU各自的优势,因而在纺织、生物、医学、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谭璐陈枭徐涛雷华谭鹏邱瑜宋宣宣
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半互穿网络
PNIPAAm温敏处理棉织物
2015年
使用过硫酸铵(APS)与亚硫酸氢钠(SBS)复配作为引发剂,制备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然后用其处理棉织物。借助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接触角(CA)对PNIPAAm处理后棉织物的表面形貌、温敏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NIPAAm处理棉织物后使其具有了温敏性,其LCST为34℃;且随着PNIPAAm质量分数的增加,处理后的棉织物温敏性能增强。
谭鹏雷华徐涛邱瑜宋宣宣秦舒浩
关键词: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
紫外光引发低密度聚乙烯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温敏改性被引量:1
2017年
以二苯甲酮(BP)为光敏剂,采用两步表面光接枝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单体接枝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表面,赋予LDPE表面温敏性。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LDPE-g-PNIPAAm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调制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技术和表面水接触角测定法研究了LDPE-g-PNIPAAm的温敏性;讨论了引发剂浓度、光还原时间、单体浓度和光照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g-PNIPAAm具有温敏亲/疏水性,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33℃左右。增加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延长光还原时间和光照时间都能使接枝率增加;且可以通过调节这4种因素来控制接枝率。
邱瑜雷华徐涛谭鹏
关键词:表面光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性
Nano-Cu/LDP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
2015年
首先用钛酸酯偶联剂处理纳米铜粉,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铜(nano-Cu)/低密度聚乙烯(LDPE)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和结晶形态,通过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铜不仅能均匀分散在LDPE基体中,而且有成核剂的作用;随纳米铜加入量的增大,球晶尺寸减小,结晶速度加快,结晶度提高;当加入纳米铜的质量分数为1%时,晶粒基本细化,结晶速度和结晶度都达到较大值。
邱瑜雷华徐涛谭鹏简嫩梅
关键词:钛酸酯偶联剂纳米铜低密度聚乙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