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惠萍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子监护
  • 1篇孕晚期
  • 1篇正弦曲线
  • 1篇妊娠
  • 1篇妊娠末期
  • 1篇胎儿
  • 1篇胎儿缺氧
  • 1篇胎心
  • 1篇胎心电子监护
  • 1篇缺氧
  • 1篇晚期

机构

  • 1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1篇郭晓辉
  • 1篇李华英
  • 1篇王英兰
  • 1篇梁惠萍
  • 1篇张海鹰

传媒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孕晚期胎心电子监护出现间歇正弦曲线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孕晚期胎心电子监护(CTG)出现间歇正弦曲线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行产前CTG出现正弦曲线的48例孕33~41周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存在正弦曲线基线特点并持续时间≥10 min不能缓解的21例为持续组,存在正弦曲线基线特点且持续时间<10 min的27例为间歇组,随机选择同期CTG正常的76例孕妇为对照组.胎头娩出后,取脐动脉血测定血气及血红蛋白水平;新生儿住院期间行常规神经系统检查,确诊新生儿脑损害;比较分析各组新生儿结局的差异.结果 (1)新生儿并发症:间歇组新生儿窒息、羊水Ⅲ度胎粪污染和贫血发生率分别为63%(17/27)、33%(9/27)、63%(17/27),对照组分别为1%(1/76)、4%(3/76)、3%(2/7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分别为67%(14/21)、52%(11/21)、76%(16/21),与间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新生儿血气结果:脐动脉血pH<7.0的发生率间歇组为18%(5/27),持续组为52%(11/21),对照组为0,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新生儿脑损害及死亡:新生儿脑损害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间歇组分别为48%(13/27)、11%(3/27),持续组分别为81%(17/21)、43%(9/21),对照组均为0,3组分别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晚期间歇正弦曲线和持续正弦曲线均是胎儿严重贫血的特征性图形;间歇正弦曲线的发生预示胎儿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宫内缺氧.
郭晓辉张海鹰王英兰李华英梁惠萍
关键词:妊娠末期胎儿缺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