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维平

作品数:13 被引量:22H指数:4
供职机构:简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密度测量
  • 3篇骨密度
  • 3篇骨密度测量
  • 3篇QCT
  • 3篇X线
  • 2篇性病
  • 2篇影像
  • 2篇节性
  • 2篇结节
  • 2篇结节性
  • 2篇结节性病变
  • 2篇活检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肺内
  • 2篇肺内结节
  • 2篇肺内结节性病...
  • 2篇病变
  • 2篇病理
  • 2篇穿刺

机构

  • 13篇简阳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3篇姜维平
  • 7篇李大成
  • 6篇罗刚
  • 5篇周维彬
  • 1篇鄢青
  • 1篇尚家芸
  • 1篇钟敏
  • 1篇李洪
  • 1篇罗林
  • 1篇龚自力
  • 1篇龚自力
  • 1篇朱东英

传媒

  • 3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医用放射技术...
  • 2篇重庆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资阳地区定量超声跟骨骨量测定的流调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调查四川资阳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值及骨质疏松患病率,为骨质疏松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资阳地区人群亚群抽样1976例,应用日本FURUNO公司生产的超声骨量测定仪CM100测试受试者的右跟骨的超声速度(SOS)值。结果男女骨量峰值(PBM)均出现在20~39岁组,随年龄增加骨量逐渐下降。女性50岁以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60~69岁年龄组骨量丢失最快;男性70岁以后骨量丢失明显加快。80岁以前各年龄组女性骨量丢失明显高于男性,80岁以后男性骨量丢失高于女性,但累计骨量丢失女性仍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骨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骨质疏松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女性骨量丢失明显高于男性,女性骨质疏松发病率也明显高于男性。
周维彬姜维平罗刚黎本丰李大成
关键词:骨质疏松峰值骨量骨量患病率
QCT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及意义
目的:目前国内对QCT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QCT骨密度测量的准确度、精密度试验方法和意义。材料和方法:测量体模是东芝CT机自带体模,被测体模是四川大学华西骨质疏松研究中心和成都华科测试新技术开发研究所...
黎本丰姜维平李大成周维彬罗刚龚自力
关键词:骨密度测量磷灰石QCT精密度试验
文献传递
QCT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目前国内对QCT骨密度测量的质量控制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QCT骨密度测量的准确度、精密度试验方法和意义。方法使用东芝CT机自带体模和软件为测量工具,测量四川大学华西骨质疏松研究中心等研制的QCT骨体模(称四川体模)的骨密度值。四川体模固定于15cm深的水浴中模拟人体腰椎,东芝体模置于水浴容器与扫描床面之间,按照人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相同的条件和方法进行操作,每日1次对测量体模连续测量25日,计算SD和CV,分别以25次测量25d25次测量1d基线作3m的shewhart图。结果测量四川体模从小到大三管骨密度分别的准确度误差为-60.4%、-39.1%和-13.6%,其分别的校正系数为2.69、1.64、1.15,相关系数为0.9966,回归方程Y=35.6+0.958X(X为测量骨密度,Y为校正后骨密度)。本型QCT机骨密度测量的25次1d及25次25d精密度误差分别为1.25~5.54%和1.98~7.87%。25次25d的精密度误差要大于25次d,显示机器一日内精密度误差变化小,随时间延长其变化增大。以25次25d的结果为基线绘制的shewhart图优于25次d。结论一切QCT骨密度测量都应进行质量控制,准确度必须予以校正,精密度试验应在此基础上进行。这样结果才真实、科学、可靠并具有可比性。
黎本丰姜维平李大成周维彬罗刚龚自力
关键词:QCT骨密度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65例影像学表现
2005年
弥漫性脑白质损伤在脑外伤中并不少见,但其影像学表现目前国内报道很少,我们回顾性分析了65例弥漫性脑白质损伤患者的CT、MRI表现,这里将一些体会介绍出来与大家交流。
黎本丰姜维平
关键词:影像学表现CT检查MRI检查脑水肿
QCT骨密度测量的准确性试验方法和意义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目前国内尚未对QCT(定量CT法 )骨密度测量作准确性误差校正 ,笔者介绍了QCT准确度试验方法和为什么必须校正准确性误差。方法 用东芝CT机自带参考骨体模 (称东芝体模 )和软件为测量工具 ,对四川大学华西骨质疏松研究中心等研制的QCT骨体模 (称四川体模 )进行骨密度测量。将四川体模模拟被测人腰椎 ,置于 1 5cm深水浴中 ,东芝体模置于水浴和扫描台之间作参考标准。按照对人的腰 2、3、4椎骨扫描测量的条件 ,东芝QCT骨密度测量的方法进行操作 ,直至测量出骨密度值和显现出QCT图像为止。由于四川QCT体模内 3管羟磷灰石实际密度值为 50mg/cm3、1 0 0mg/cm3和 2 0 0mg/cm3,因而可以求出每管骨体模的测量值偏离实际值的 %大小。测量值大于实际值误差为正 ,反之为负。由于四川体模内有由大到小 3管骨密度呈线性分布 ,可以求得回归方程 ,用回归方程校正准确性误差较好。结果 测量四川体模从小到大 3管骨密度分别的准确性误差为 1 3 0 %、 5 2 6 %和 +3 85 % ,其分别的校正系数为 1 1 4 9、1 0 55和 0 963 ,相关系数r=0 998,回归方程为Y =1 2 0 75 +0 90 7X(X为测量骨密度 ,Y为校正后骨密度 )。在准确性试验期间CT机更换球管一支 ,更换球管后 ,四川体模从小到大 3管骨密度的准确性误差变为 30
李大成姜维平黎本丰罗刚周维彬尚家芸鄢青
关键词:QCT骨密度骨质疏松
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与CT分期
1999年
鼻咽癌多发生于咽隐窝,早期易于粘膜下浸润,突破咽基底筋膜后可侵犯咽旁间隙,CT为鼻咽癌分期的可靠方法。本文分析了1996~1998年经我院诊治的48例鼻咽癌CT表现特点,探讨咽旁间隙侵犯对T分期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本组48例均有临床资料并经病理...
黎本丰李大成姜维平
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侵犯咽旁间隙病理分期
骨挫伤16例MRI表现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骨挫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骨挫伤病例的X线平片和MRI影像资料,受伤部位分别为股骨髁、胫腓骨近端、髌骨、颈椎、齿状突、胸椎、腰椎、肱骨外髁。结果本组16例X线平片均未见骨折征象,MRI能有效显示不同部位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结论MRI能有效诊断骨挫伤,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未见骨折征象者,行MRI检查应为最佳检查手段。
周维彬罗林钟敏姜维平
关键词:骨挫伤磁共振成像X线摄影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X线表现(附20例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樊治钦姜维平
关键词: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X线表现继发婴幼儿实验室
肺内结节性病变CT引导下穿刺活检与CT诊断及病理相关性分析
2007年
目的:通过对肺内结节性病变的影像表现的总结,分析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及手术病理结果,提高对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肺内结节性病变共66例。应用CT机薄层扫描定位,经皮肺穿刺行病理学检查,其中14例进一步手术治疗,对其穿刺结果及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诊断:恶性51例,良性14例;穿刺病理诊断:恶性45例,良性18例,不定性:3倒。手术14例,恶性10例,良性4例;其中6例穿刺与手术结果一致,8例穿刺提示见核异质细胞或炎性细胞,手术进一步证实其为恶性或炎变。影像诊断与穿刺结果的符合率恶性为88%,良性82%,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敏感度90%,特异度10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为影像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
干艳英李大成姜维平李洪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肺内结节性病变CT引导影像诊断
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
2008年
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和CT扫描在胸腰椎爆裂骨折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扫描资料。结果胸腰椎爆裂骨折的CT表现如下:(1)椎体向心性爆裂;(2)碎骨片向后移位致椎管狭窄;(3)椎基静脉孔垂直矢状向骨折;(4)单侧或双侧椎板骨折;(5)部分伴横突,棘突,关节突骨折。椎管狭窄的程度与神经损伤密切相关。结论CT在显示胸腰椎爆裂骨折及椎体后缘骨碎块上的优势明显,能很好地显示胸腰椎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的程度,对诊断,分型,判断椎管狭窄程度上有重要价值。
干艳英姜维平朱东英谭敏辉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CT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