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仁秀

作品数:12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泸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型心
  • 4篇疗效
  • 3篇丹红
  • 3篇心绞痛
  • 3篇型心绞痛
  • 3篇稳定型心绞痛
  • 3篇疗效观察
  • 3篇绞痛
  • 3篇不稳定型心绞...
  • 2篇丹红注射液
  • 2篇丹红注射液治...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病
  • 2篇心率
  • 2篇心率震荡
  • 2篇心源性
  • 2篇心源性猝死

机构

  • 10篇泸县人民医院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 1篇泸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1篇周仁秀
  • 5篇李程
  • 5篇汪永辉
  • 4篇彭中
  • 3篇熊文中
  • 1篇罗兴林
  • 1篇黄文才
  • 1篇潘洪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增多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增多的关联因素。方法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细致收集完整病史资料,进行分类计算百分率,了解各种原因导致心内膜感染所占的比例。结果6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中,自体感染性心内膜炎48例,占70.59%(48/68)。人工瓣感染心内膜炎2例,占2.94%(2/68)。医源性感染致心内膜炎5例,占7.35%(5/68)。静脉药瘾者致心内膜炎10例,占14.71%(10/68)。65岁以上有明确退行性心瓣膜病者感染心内膜炎3例,占4.41%(3/68)。经卡方检验,自由度=5,卡方=70.85,P〈0.01,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在有基础心脏病者仍然占多数.与以前的资料60~80%的比例有所下降;无基础心脏病感染心内膜炎有上升趋势,医源性感染、静脉药瘾、退行性心瓣膜病是重要增多因素。
黄文才罗兴林周仁秀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病率静脉药瘾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9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输注。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1.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缓解心绞痛症状及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优于常规治疗。
周仁秀熊文中李程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乐尔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美托乐尔联用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66例室性早博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乐尔治疗;对照组采用较大剂量美托乐尔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71.9%,(P<0.05);心电图改善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总有效率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美托乐尔治疗室性早搏有明显疗效。
周仁秀李程汪永辉
关键词:稳心颗粒美托乐尔室性早搏
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肾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经临床和病理确诊为肾性高血压住院患者189例,记录患者的血压、体重指数(BMI)、肾脏病病程和高血压病程,并做心脏彩超计算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几何构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9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中,LVH发生率为48.7%;慢性肾脏病(CKD)1期患者肾功能正常时,LVH发生率为27.5%,在CKD5期达到70.5%;其中,左心室离心性肥厚51例(26.98%),左心室向心性肥厚41例(21.6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血红蛋白与肾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LVH在肾功能正常的肾性高血压患者中己经存在,并且随着肾功能的减退患病率逐渐增加。肾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左心室构型是离心性肥厚。高血压病程、收缩压和血红蛋白是肾性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主要危险因素。
周仁秀汪永辉彭中
关键词:肾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致心包填塞1例被引量:2
2006年
周小烈潘洪周仁秀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心包填塞患者入院上腹饱胀高血压诊断舒张期杂音
罗哌卡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早期疗效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早期疗效。方法 本文对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联合庆大霉素治疗,并与采用利多卡因联合曲安缩松治疗的对照组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无明显差异,而治疗后1d、1个月和2个月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痊愈9例,痊愈率达29.03%,有效21例,有效率为67.74%,总有效率达96.77%;对照组患者中痊愈6例,痊愈率达19.35%,有效15例,有效率为48.39%,总有效率达67.74%。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5,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庆大霉素用于三叉神经阻滞对三叉神经痛治疗效果较好,且操作简便,安全,费用低廉,多次重复应用效果好,无明显副作用,患者乐于接受,但其对三叉神经痛的远期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李程熊文中周仁秀
关键词:罗哌卡因庆大霉素三叉神经痛
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TIA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8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曲克芦丁(维脑路通)治疗,疗程3周,观察治疗后两组TIA发作及半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95.8%,明显优于对照组81.3%,P<0.05;治疗组半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曲克芦丁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TIA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熊文中李程周仁秀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丹红注射液曲克芦丁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现象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从而探讨其对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2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2例,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计算TO、TS与SDNN、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M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384±5.45)%VS(-6.08±3.76)%,P〈0.05;DCM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5.76±5.33)ms/RR间期VS(12.68±5.84)ms/RR间期,P〈0.05。DCM患者中TO与SDNN、LVEF、LVEDD间有明显相关性。结论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可用来预测DCM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彭中周仁秀汪永辉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窦性心率震荡心源性猝死
低分子肝素钙与葛根素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与葛根素对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U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40例,使用硝酸酯,肠溶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调脂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B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与葛根素。结果:B组近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ST-T改善等明显优于A组(P<0.05),B组2例出现荨麻疹,4例出现注射部位淤斑。结论:低分子肝素钙与葛根素联用治疗UAP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彭中周仁秀汪永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葛根素不稳定型心绞痛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心电学指标-窦性心率震荡(heartrate turbulence,HRT)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中的变化,以及与心率变异性时阈指标(SDNN)、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关系及对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DCM患者36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2例,根据24h动态心电图(Holter)记录资料,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urbulenceonset,TO)和震荡斜率(turbulenceslope,TS),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并计算TO、TS与SDNN、LVEF、LVED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DCM组TO值显著高于对照组[(3.38±5.45)%vs(-6.08±3.76)%,P<0.05];DCM组TS值显著低于对照组[(5.76±5.33)ms/RR间期vs(12.68±5.84)ms/RR间期,P<0.05]。DCM患者中TO与SDNN、LVEF、LVEDD之间明显相关。结论:DCM患者室性早搏后的HRT现象减弱,HRT可能成为评价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一个新指标,可用来预测DCM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风险。
汪永辉周仁秀彭中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窦性心率震荡心源性猝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