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利国
- 作品数:33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PubMed收录骨肉瘤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 2017年
- 对PubMed收录的骨肉瘤药物治疗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骨肉瘤药物治疗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 王宪斌苏利国李鹏冯文博陈伟王秀梅
- 关键词:PUBMED文献计量学
-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 2019年
- 研究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取我院脊柱骨折患者54例,随机分研究组(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与对照组(传统开放式手术内固定)各27例,评估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有效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无差异,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有效率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能减少其术中出血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其住院时间,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 苏利国
- 关键词:脊柱骨折
- PubMed收录骨肉瘤手术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 2017年
- 对PubMed收录的骨肉瘤手术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骨肉瘤手术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 王宪斌苏利国李鹏冯文博陈伟王秀梅
- 关键词:PUBMED文献计量学
- 足母甲皮瓣游离移植在急诊拇指损伤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足母)甲皮瓣游离移植治疗急诊拇指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足母)甲皮瓣治疗12例,术后根据皮瓣成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2例,时间1个月~5年,术后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采用(足母)甲皮瓣急诊重建拇指指甲等组织,不牺牲足趾,手术一次完成,具有理想的外形,是较理想的方法。
- 刘晓军苏利国刘勇段家波张晓军樊利军张会勇
-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
- 三种不同方法(人工肱骨头置换、双边外支架固定、内固定联合自体植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综合疗效及预后影响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采取人工肱骨头置换、双边外支架固定及内固定联合自体植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294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98例,A组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方法治疗,B组采用内固定联合自体植骨方法治疗,C组采用双边外支架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后的Neer功能评分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三组术后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解剖复位情况等方面Neer功能评分结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A组相较于B、C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方法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相较于采用内固定联合自体骨和双边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法,临床综合疗效更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冯文博李鹏刘秀艳苏利国王宪斌
- 关键词:肱骨头置换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价值体会
- 2019年
- 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来我院就医的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为研究组(n=35例)和参照组(n=35例),参照组采用经皮椎体形成术(PVP)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VAS、ODI、BI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长、骨水泥用量、住院时间、相较于参照组来说具有显著优势,P<0.05,研究组患者的BI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VAS评分、ODI评分研究组相比较于参照组优势显著,P<0.05。结论:使用PKP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椎体功能,缓解疼痛,加快患者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 苏利国
- 关键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骨折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观察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用锁定加压接骨板法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解剖钢板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一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疗效优于普通解剖钢板。
- 张会勇苏利国冯文博段家波
- 关键词:锁定加压接骨板胫骨平台骨折
- 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双边外支架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比较
- 2016年
- 目的:观察与比较人工肱骨头置换与双边外支架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行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双边外支架固定治疗。比较并评价这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优良率及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治疗后优良率为91.84%,对照组治疗后优良率为35.71%,研究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冯文博李鹏刘秀艳苏利国王宪斌
- 关键词:肱骨头置换肱骨粉碎性骨折
- 单纯椎板切除与椎板切除加内固定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 2015年
- 目的:比较分析单纯椎板切除与椎板切除加内固定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笔者所在医院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给予A组患者单纯椎板切除治疗,给予B组患者椎板切除加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治疗结果。结果:A组的术中出血量(70.1±10.1)ml少于B组的(113.5±9.1)ml,A组的手术时间(55.1±5.4)min短于B组的(123.2±10.3)min,A组的感染率3.33%低于B组的1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和单纯椎板切除术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但单纯椎板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感染少的临床优势,可考虑合理推广应用。
- 张会勇苏利国冯文博段家波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在小腿皮肤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膝关节至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结果随访31例,时间3周-5年。27例皮瓣完全成活,4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结论采用腓浅动脉岛状筋膜蒂皮瓣治疗小腿皮肤缺损,该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前外侧创伤修复的需要。
- 刘晓军苏利国刘勇段家波张晓军樊利军张会勇
- 关键词:外科皮瓣软组织损伤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