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田
-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循环内皮祖细胞的作用以及对延迟开通冠脉时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的作用,以及对延迟开通冠状动脉时手术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未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A组33例,B组28例,C组29例。入院时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口服;B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C组给予托伐他汀40mg,每晚睡前口服,1周后行延迟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延迟PCI)。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各组入院时、术前即刻和术后12小时循环内皮祖细胞的数量水平,并观察各组延迟PCI术中严重并发症(无复流、慢血流、心律失常、急性血栓、持续性低血压、死亡等)发生情况。结果①急性心肌梗死行延迟PCI患者,术前尽早给予"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40mg),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或10mg)比较,能够显著升高反映血管修复功能的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这一变化在延迟PCI术后12小时仍然可见。②"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使延迟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心律失常、急性血栓、持续性低血压、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术前尽早给予"强化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升高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使术中严重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林文果刘丽何江肖祥彬刘婷婷蒲小波杨田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循环内皮祖细胞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CI并发症
- 双腔起搏器自动优化房室间期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经过60多年的发展,心脏起搏器经历了固率型、按需型、生理性、自动化型起搏器时代。起搏器自动化功能日趋完善,更加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包括频率应答功能、房室搜索功能、模式转换功能、自动阈值管理功能、自动感知保障功能等,现将近年来自动化功能中的自动房室搜索功能(autoAV search)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 杨田刘丽
-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房室间期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治疗包括药物保守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抗凝治疗等;进展最大的是介入治疗,开通CTO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但对术者要求高,成功率低,术后再闭塞和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被介入心脏病学家称为"最后一块前沿阵地";外科治疗是早期治疗CTO病变的主要方法,经历了静脉桥、部分动脉桥及完全动脉桥3个阶段,本文就其治疗做一综述。
- 杨田刘丽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外科治疗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