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莉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应用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性
  • 2篇高血压性脑出...
  • 2篇丙泊酚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单唾液酸四己...
  • 1篇血压
  • 1篇再出血
  • 1篇神经功能
  • 1篇神经节
  • 1篇神经节苷脂
  • 1篇通气
  • 1篇咪达唑仑
  • 1篇唾液
  • 1篇唾液酸
  • 1篇疗效

机构

  • 4篇三台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王家珍
  • 4篇张玲莉
  • 2篇唐协林
  • 1篇黄泗霖

传媒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对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2组均接受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呛咳、躁动)发生率;比较2组术后24 h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2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 38%,低于对照组的21. 28%(P <0. 05);观察组术后24 h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 2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定可稳定患者呼吸频率、心率以及动脉压,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术后再出血。
邹健金张玲莉王家珍唐协林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再出血
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ICU及神经内科收治的11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有60例患者,对照组中有56例患者。为治疗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和BI评分。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玲莉邹健金王家珍黄泗霖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
丙泊酚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2019年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78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给予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外科治疗,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监护,给予脱水、神经营养支持、补充电解质、降血压、镇痛、镇静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丙泊酚治疗,比较2组术后NIHSS评分、心率以及血压水平。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 NIHSS评分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1或P <0. 05);观察组术后24 h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给予丙泊酚有利于其神经功能恢复,能使患者血压、心率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邹健金张玲莉王家珍唐协林
关键词:丙泊酚高血压性脑出血神经功能血压
丙泊酚对ICU短期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ICU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将60例短期(≤3天)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除镇静药物不同外,其余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决定,比较二者的镇静效果。结果丙泊酚组及咪达唑仑组在镇静深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方面优于咪达唑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在起效时间、达到满意镇静深度时间、苏醒时间等三个方面均优于咪达唑仑,但二者在镇静深度方面没有差异。
邹健金王家珍张玲莉
关键词:丙泊酚咪达唑仑机械通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