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2H指数:6
- 供职机构:三台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分析
- :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医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至医院门诊就诊的65例GERD患者入选,随机分为治疗组(n=35)与对照组(n=30).治疗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口服,10m...
- 付勇周宇
-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病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临床药理疗效评价
- 消化道早期癌症诊断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观察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的疗效,指导临床诊治。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剖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0.0%,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52.5%、85.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发生率为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治疗中,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降低治疗费用,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疾病复发,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 周宇罗良德申红
- 关键词:疗效观察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射频、高频电切术治疗胃肠道息肉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射频及高频电切术等3种治疗方式治疗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143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氩离子组(n=57)、射频组(n=45)和高频组(n=41)。所有检出病例术前行病理活检,确定病理类型后治疗,观察治疗的结果及并发症,并于治疗后1月复查随访疗效。结果氩离子组、射频组和高频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4.0%、90.6%、92.4%。氩离子组、射频组术中术后均无穿孔者,高频组1例穿孔。结论胃肠道息肉治疗前均应先行活检确定其病理形态,病理报告为非恶性肿瘤后,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根据息肉大小可选用不同的方法且疗效各不相同。氩离子凝固术、射频及高频电切术的一次性治愈率均较高,但氩离子凝固术并发症少于射频消融及高频电切术。
- 张旭东吴天清张春玲周宇罗良德杨建申红郑桂香
- 关键词:胃肠道息肉氩离子凝固术射频高频电切术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分析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对照组30例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2组症状及胃镜征象改善情况。结果 2组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胃镜征象改善率大于对照组。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症状及胃镜下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和20 mg/d的奥美拉唑相比,10 mg/d的雷贝拉唑对GERD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征象的改善作用更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 付勇周宇
-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雷贝拉唑奥美拉唑
- 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应用兰索拉唑、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治疗组症状缓解者28例,对照组症状缓解患者15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止痛效应快,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宇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兰索拉唑
- 川中丘陵地区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特征——8188例胃镜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隐血珠初筛、胃镜精查、病理确诊三级检查法,普查3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结果隐血珠初筛率为15.07%;隐血珠阳性率为18.33%;电子胃镜检查率为20.03%;病理检查率为22.89%;消化性溃疡404例,其中食管溃疡38例,胃溃疡158例,十二指肠溃疡208例。各类溃疡的流行病学特征: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多发生在50~60岁,主要分布在农村边远山区丘陵地带。结论对川中丘陵地区进行消化性溃疡普查,为研究该地区各种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张旭东张春玲季桂芳吴天清周宇郑桂香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流行病学特征
- 常规电子胃镜非人为因素漏诊24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分析我院近 10年中非人为因素所致的胃镜漏诊病例 ,探讨漏诊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 检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胃镜检查资料 ,获取漏诊病例。结果 漏诊原因主要和患者依从性、胃镜性能、上消化道某些特殊的解剖结构等有关。结论 大部分非人为因素所致的漏诊可通过相应的方法克服或避免 ,小部分则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如超声内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CT等解决。
- 周宇甘涛
- 关键词:电子胃镜漏诊
- 大黄、芒硝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探讨大黄、芒硝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予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大黄、芒硝治疗。观察两组病例入院后7天、14天血淀粉酶、WBC、CRP、Balthazar CT积分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治疗7d时,治疗组外周血淀粉酶、WBC、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治疗14d时,治疗组外周WBC、CRP较对照组亦显著降低,差异明显(P<0.05),而外周血淀粉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及14d时两组Balthazar CT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大黄、芒硝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降低全身炎症反应,缩短病程。
- 杨建罗静魏以召杨拯罗良德周宇
- 关键词:芒硝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
-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饮食调理、心理精神治疗,同时给予莫沙必利,5mg/次,3次/d,饭前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20mg/次,2次/d,饭前服。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治愈率为70.00%,总有效率为93.37%;对照组治愈率为50.00%,总有效率为73.33%。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胃镜下疗效观察组治愈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76.67%。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组治疗前后均未见不良反应,心电图、肝肾功等等理化检查亦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 周宇罗良德杨建
-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西沙比利
- 川中丘陵地区上消化道疾病普查报告——附8188例胃镜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了解川中丘陵地区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隐血珠初筛、胃镜精查、病理确诊三级检查法,普查3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结果隐血珠初筛率为15.07%(22.3万/148万);隐血珠阳性率为18.33%(40879/223082);电子胃镜检查8188人,占隐血珠阳性的20.03%;病理检查1874例,占胃镜检查的22.89%;病理确诊各种癌前病变1093例,恶性肿瘤213例,其中早期恶性肿瘤158例,分别占胃镜检查的13.35%、2.60%、1.93%;幽门螺旋杆菌检测5106例阳性,阳性率为62.36%。结论对川中丘陵地区进行上消化道疾病普查,了解该地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依据。
- 吴天清季桂芳张旭东刘官明范希成龙亚军周宇
- 关键词:丘陵地区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