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转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甘肃省新药临床前研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甘肃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鼠
  • 2篇雄黄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腺癌
  • 2篇小鼠乳腺
  • 2篇小鼠乳腺癌
  • 2篇纳米雄黄
  • 2篇肝肺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生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移植性
  • 1篇三氧
  • 1篇三氧化二砷
  • 1篇肿瘤
  • 1篇肿瘤作用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作用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省新药临...

作者

  • 3篇魏虎来
  • 3篇范临兰
  • 3篇席晓霞
  • 3篇刘转
  • 2篇田永刚
  • 2篇张景科
  • 2篇孙婧
  • 1篇李楠
  • 1篇李娜

传媒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氧化二砷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作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三氧化二砷(As2O3)的抗小鼠恶性黑色素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B16黑色素瘤(B16-Luc)细胞,MTT比色法和Annexin V/PI双标记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BALB/c小鼠腋下接种B16-Luc细胞制备荧光黑色素瘤动物模型,腹腔注射4和8 mg/kg As2O3治疗25天,小动物光学活体成像系统连续动态观察肿瘤生长;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剥离肿瘤块、制片,HE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和新生微血管形成。结果:1.0~32.0μmol/L As2O3体外显著抑制B16-Luc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活体成像技术观察显示As2O3在体内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小鼠B16-Luc恶性黑色素瘤的生长,肿瘤组织中新生微小血管显著减少,肿瘤组织中心呈明显坏死改变。结论:As2O3体外诱导小鼠恶性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主要通过降低肿瘤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促使肿瘤坏死而发挥抗恶性黑色素瘤作用。
李楠罗旭飞李娜刘转范临兰席晓霞魏虎来
关键词:三氧化二砷新生血管生成
应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对纳米雄黄抗小鼠乳腺癌肝肺转移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雄黄纳米颗粒的体内抗小鼠乳腺癌肺转移和肝转移作用,以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4T1乳腺癌细胞(4T1-Luc),给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制作小鼠乳腺癌肺和肝转移瘤模型,纳米雄黄[5mg/(kg·d)和10mg/(kg·d)]灌胃治疗32d,采用小动物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动态观察乳腺癌细胞的转移情况。治疗末期处死动物,取出肺和肝,立即置活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下进行成像,然后肉眼观察肺和肝表面转移瘤结节形成并计数;肺、肝组织制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显示,体内纳米雄黄可显著抑制小鼠乳腺癌细胞在肺和肝中的转移(P<0.05),纳米雄黄治疗组小鼠的肺转移瘤结节和肝微转移灶体积小且数量少。上述结果证实,纳米雄黄可有效抑制小鼠乳腺癌4T1-Luc细胞的肺转移和肝转移能力;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应用于活体肿瘤转移研究较常规动物实验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性。
席晓霞孙婧田永刚范临兰艾子莺刘转张景科魏虎来
关键词:纳米雄黄小鼠乳腺癌
应用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研究纳米雄黄抗小鼠乳腺癌肝肺转移作用
为研究雄黄纳米颗粒的体内抗小鼠乳腺癌肺转移和肝转移作用,以萤火虫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基因标记小鼠4T1乳腺癌细胞(4T1-Luc),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4T1-Luc细胞制作小鼠乳腺癌肺和肝转移...
席晓霞孙婧田永刚范临兰艾子莺刘转张景科魏虎来
关键词:乳腺癌纳米雄黄肺转移抗肿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