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何泽兵

何泽兵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4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囊肿
  • 2篇计算机断层
  • 2篇计算机断层扫...
  • 2篇X线
  • 2篇CT
  • 1篇动脉
  • 1篇咽旁
  • 1篇咽旁间隙
  • 1篇咽旁间隙肿瘤
  • 1篇右冠状动脉
  • 1篇右冠状动脉缺...
  • 1篇诊断及鉴别诊...
  • 1篇诊断与鉴别诊...
  • 1篇鳃裂
  • 1篇鳃裂囊肿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肿块
  • 1篇肿瘤

机构

  • 3篇遂宁市人民医...
  • 3篇遂宁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何泽兵
  • 1篇范小萍
  • 1篇赵林伟
  • 1篇杨国庆
  • 1篇蒋永明
  • 1篇熊涛
  • 1篇林建
  • 1篇周庆
  • 1篇吴雷
  • 1篇曾浩
  • 1篇王强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分子影像学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CT诊断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 :探讨颈部先天性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甲状舌管囊肿 9例 ,鳃裂囊肿 6例 ,淋巴管瘤 3例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 :颈部先天性囊肿表现为光滑、壁薄和无增强的肿块。甲状舌管囊肿多位于颈正中线 ,与舌骨关系密切 ,鳃裂囊肿多在胸锁乳突肌前缘 ,淋巴管瘤常位于颈后三角。结论 :CT能准确判断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性质和位置 ,结合临床能准确诊断。
杨国庆林建何泽兵
关键词:甲状舌管囊肿鳃裂囊肿淋巴管囊肿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的评价价值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行CCTA检查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确诊的13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CTA影像表现。结果13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CCTA平扫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和(或)左回旋支走行区内数量不等、形态各异的高密度钙化斑块形成;增强扫描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和(或)左回旋支不同程度变窄,升主动脉和右冠状窦区均未见右冠状动脉发出,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均不同程度增粗,并左回旋支延伸至右心室背面,进而发出分支供应右心房和右心室。CCTA与SCA表现基本一致。结论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罕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表现往往难以诊断,CCTA联合SCA检查常可用于确诊。
何泽兵严高武李勇赵林伟范小萍吴镭周庆蒋永明邓建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CT、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2003年
何泽兵王秀白
关键词:颅内蛛网膜囊肿CT扫描MRI诊断脑脊液
43例脊柱结核的CT、MRI诊断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CT、MR I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病例,对其CT和MR 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腰椎结核28例,胸椎结核16例,颈椎结核4例,骶尾椎结核3例。表现为椎体破坏,单个或多个椎体受累,多伴椎旁冷脓肿,可致椎管狭窄;部分椎间盘受累,表现为椎间隙变窄或消失;少数可累及附件。结论:CT的高密度分辨率和MR I的多轴位成像对脊柱结核有重要的诊断价值。CT、MR I能清楚显示椎体破坏及椎旁冷脓肿,了解病变范围及椎管有无狭窄,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王秀白吴雷何泽兵熊涛王强付泉水曾浩
关键词:脊柱结核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咽旁间隙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2017年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采用CT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咽旁间隙肿瘤患者56例,均为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良性肿瘤CT特征:多形性腺瘤共10例,其中6例位于左侧咽旁间隙,4例位于右侧咽旁间隙;神经鞘瘤共8例,均在颈动脉鞘周围区域分布,位于茎突后间隙;颈动脉瘤共4例,经CT进行观察,以密度呈均等显示的圆形软组织肿块为表现,在颈动脉分叉区域的内侧分布。恶性肿瘤:淋巴瘤共16例,采用CT进行检查,在咽旁间隙位置,有呈结节样且多发的软组织肿块影检出,其中,10例位于茎突前间隙区域,6例位于茎突后间隙区域。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共4例,以咽旁间隙存在多发性呈肿大状的淋巴结为主要表现;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共10例,以咽旁间隙分布有互相融合成块状的多个结节肿块分布为主要表现,对颈动脉鞘进行观察,存在移位或被包绕的情况。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咽旁间隙肿瘤患者,茎突前间隙以淋巴瘤、多形性腺瘤最为多见;在茎突后间隙,以转移瘤、神经源性肿瘤最为多见。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何泽兵
关键词:咽旁间隙肿瘤CT
胸腹闭合性损伤的CT与X线片诊断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对比胸腹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断中CT和X线片检查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本院接诊的96例胸腹闭合性损伤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诊断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X线组和CT组,各48例,分别接受X线临床诊断和CT诊断。观察和分析两组胸腹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诊断结果。结果:X线组肺部损伤检出率为72.92%,肝脏损伤66.67%,肾脏损伤50.00%,脾脏损伤56.52%,胰腺损伤45.83%,膀胱损伤39.58%;CT组检出率则分别为93.75%,95.83%,89.58%,89.58%,85.42%,83.33%,CT的各种损伤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在胸腹闭合性损伤临床诊断中,X线检查的操作比较简单,费用低,检查时间较短;CT诊断的准确率较高,需要在了解患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诊断方法,给予患者及时诊断和治疗。
何泽兵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诊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