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 作品数:11 被引量:8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婴皮肤接触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3年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新生儿娩出后进行母婴皮肤接触的真实体验,明确产妇接受皮肤接触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至7月在南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阴道分娩或行剖宫产手术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2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婴皮肤接触的体验共归纳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知识与未知体验缺乏、适应感与安全感增强、知晓与感知早期接触益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接受母婴皮肤接触过程中存在复杂的心理体验及需求。建议医护人员制订专业、个性化的干预对策,促进产妇对产后母婴皮肤接触的认识及意愿,降低新生儿低体温、低血糖发生率。 徐若兰 罗丹 胡琼燕 赵琪 邬华 莫力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皮肤接触 护理 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要症的古今文献研究 目的: 通过整理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要症的古今针灸文献,了解其学术渊源,总结其针灸常用穴位、处方规律、刺灸方法及发展趋势,为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及相关要症提供古今文献依据。 方法: 从第四版《中华医典》中查取相关古籍... 罗丹关键词:针灸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 常用穴位 处方规律 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与非边境地区耐药肺结核疫情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边境与非边境地区耐药肺结核疫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选取广西境内东、西、南、北、中5个地区的桂林、贵港、崇左、百色和防城港5个市作为研究点。其中,与越南接壤的百色、崇左、防城港3个市作为边境组.未与越南接壤的桂林、贵港2个市作为非边境组。将研究期间内在调查点登记治疗、痰涂片阳性且分离培养出结核分枝杆菌的肺结核患者纳人研究.并采用比例法对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分析两组患者的耐药情况。研究共纳入患者1306例,其中边境组631例.非边境组6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产生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边境组的总耐药率(1& 1%. 114/631)、单耐药率(9. 5%, 60/631)、多耐药率(2. 7%, 17/631)和耐多药率(5. 9%,37/631),高于非边境组的总耐药率(11.1%, 75/675)、单耐药率(7. 7%, 52/675)、多耐药率(1.8%,12,675)、耐多药率(1.6%.11/675),且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总耐药= 12. 75,χ^2耐多药=16.52.P值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边境地区和非边境地区的耐药影响因素均为患者类型.复治是两地肺结核患者发生耐药的危险因素.其OR值在边境地区为1. 86(95%CI: 1. 13~3. 05;Wald χ^2=5. 97,P=0.015),在非边境地区为2.72(95%C7:1.39~5.33;Wald χ^2=8.45,P=0. 004),结论广西边境地区耐药肺结核疫情较非边境地区严峻.两地区发生耐药的影响因素均为复治。 龙茜 林玫 蓝如束 崔哲哲 梁大斌 林定文 罗丹 叶婧 覃慧芳 黄莉雯 黄敏莹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阳虚、阴虚体质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以国内改良的更年期Kupperman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进行两组治疗前后对照。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HAMA评分、Scl-90量表总分及SDS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HAMA评分、Scl-90量表总分及SDS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灸法是一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临床症状。 周路 李启荣 麦威 赵利华 闫红霞 唐丽颖 黄慧敏 罗丹 李雅彦 韦良玉关键词:灸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温和灸对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性激素水平、应激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温和灸对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性激素水平、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和谷维素组各30例,艾灸组采用温和灸,谷维素组服用谷维素,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HAMA评分及E2、FSH、LH、ACTH、CORT指标的变化。结果:艾灸组治疗后血清E2升高,Kupperman、HAMA、体质转化分、FSH、ACTH及CORT均较治疗前降低,与谷维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upperman评分的下降与FSH、CORT、ACTH水平降低呈正相关;阴虚体质改善与E2升高呈负相关,与CORT、ACTH水平降低呈正相关。结论:温和灸可降低阴虚体质患者FSH水平、提高E2含量,其作用机制与调整中枢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有关,ACTH、CORT是绝经综合征阴虚体质患者较为敏感的激素指标。 李启荣 麦威 赵利华 闫红霞 梁劲松 黄慧敏 唐丽颖 罗丹 李雅彦 覃晓燕 韦良玉关键词:温和灸 绝经综合征 阴虚体质 性激素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益气活血方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益气活血方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Pubchem和Uniprot数据库收集益气活血方的有效成分并规范出靶点,从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相关靶点,将两组靶点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共有靶点;利用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采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重要成分和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获得益气活血方有效成分155个,潜在作用靶点246个,深静脉血栓形成靶点1977个。益气活血方调治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β-谷甾醇、异鼠李素、山柰酚等,核心靶点有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tion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Akt,PI3K/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蛋白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深静脉血栓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为益气活血方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秦晓慧 罗丹 张力关键词:益气活血方 深静脉血栓形成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三阴交穴治疗妇科疾病疗效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2015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1],属足太阴脾经腧穴,亦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三条阴经的交会穴,故名三阴交。脾主统血,亦为后天之本,乃气血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气足则天癸至,肾气衰则天癸竭。三条足阴经经筋又环聚于阴器,并与冲、任、督、带脉有密切关系。而妇科疾病大多由肝肾亏损或冲任损伤所致,故三阴交穴是治疗妇女经、带、胎、产及相关冲、任脉疾病的首选腧穴。 罗丹 李雅彦 赵利华关键词:三阴交穴 妇科疾病 孙思邈《千金方》产后药膳的治未病特色 产褥期是优生优育的关键阶段,药膳调理对于妇女产后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具有极大的优势,能帮助产妇平安地度过产褥期,减少产后病的发生.孙思邈十分重视产后药膳调治产后病,强调了食物对养身和治病的重要作用,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和方... 罗丹 刘倩 钟木英 陆盼回 王艳 谢胜关键词:产后疾病 药膳疗法 治未病理论 《千金方》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HIV/AIDS患者中的结核病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试验)在HIV/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应用价值及CD4^+T淋巴细胞对IGRA试验结果影响程度。方法选取789例HIV/AIDS患者血标本和痰标本,进行IGRA试验、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并对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789例HIV/AIDS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有42例,其中IG-RA阳性率为50.00%(21/42);HIV/AIDS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29.20%(33/113),IGRA阳性率为30.09%(34/113);无肺结核主要临床症状和胸片无肺结核病灶的HIV/AIDS患者中,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1.22%(6/490),IGRA检测阳性率为26.94%(132/490);在CD4^+T淋巴细胞等级计数≥300个/mm^3组、200~<300个/mm^3组、100~<200个/mm^3组及0~<100个/mm^3组中,IGRA阳性率分别为30.58%、20.18%、25.42%、17.02%,IGRA阳性率有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而降低的趋势(χ~2=14.852,P<0.05);IGRA结果不确定率分别为5.81%、10.09%、9.32%、20.43%,IGRA结果不确定率有随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而增高的趋势(χ~2=30.021,P<0.05)。结论 IGRA试验作为HIV/AIDS感染者合并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临床使用价值,但作用非常有限,患者免疫力下降对IGRA试验结果影响较大,出现不确定性结果也随着免疫力下降而增高。 蓝如束 黄莉雯 叶婧 覃慧芳 罗丹 崔哲哲 林玫关键词:Γ-干扰素释放试验 CD4^+T淋巴细胞 结核病 HIV/AIDS 中医外治下肢丹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020年 下肢丹毒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与西医单纯的抗生素治疗对比,中医外治法在下肢丹毒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方法多样,操作简便、疗效显著等优势。文章归纳总结近10年来中医外治下肢丹毒的相关文献,整理了中医外治下肢丹毒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外敷、针法、现代外治法及综合疗法,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杨梦霞 张力 罗丹关键词:下肢丹毒 中医外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