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森 作品数:20 被引量:6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天文地球 更多>>
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诊治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27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为单纯脑肿胀者74例,为对侧迟发性血肿者51例,而为同侧迟发性血肿者2例。共死亡68例(53.5%),其中47例因脑疝导致中枢衰竭死亡。结论通过钻孔探查和(或)CT检查,及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并尽早正确处理极其重要,是抢救此类患者成功的关键。 吴建波 杨清 周明森关键词:颅脑损伤 急性脑膨出 诊治 颞部损伤致枕叶脑梗塞15例 被引量:3 2005年 周明森关键词:颅脑损伤 颞部 脑疝 脑梗塞 枕叶 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早期高压氧综合疗法对脑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早期高压氧综合疗法对脑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该院神经外科接收的颅内动脉瘤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二组患者均采取了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高压氧(HBO)综合治疗,对比二组疗效。结果二组治疗前后的组内、组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F)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大脑中动脉流速及症状性脑血管痉挛(CVS)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时期HBO的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综合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促进大脑中动脉流速增加,较好改善脑血管痉挛情况,有效促进脑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曾强军 赵俊 郑小健 郎彦斌 徐海林 周明森 刘静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高压氧 脑功能 早期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月28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的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情况。分析其临床表现、手术入路和预后,用格拉斯哥术后评分量表对术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28例患者共30个动脉瘤,手术成功夹闭28个,包裹2个。术后3个月内,患者恢复良好15例(53.57%),中度病残7例(25.00%),重度病残5例(17.86%),死亡1例(3.57%)。结论早期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能减少再出血率和术前死亡率,术后预后较好,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破裂较为理想的方法。 曾强军 杨清 周明森 甘邻元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前循环 夹闭术 室内颅脑损伤20分析 2000年 周明森 李超 高晋健关键词:病例分析 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颅内动脉瘤在破裂出血后72h内行血管内治疗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发病后均行CT检查,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共检出92枚动脉瘤,其中单发57例,2枚10例,3枚以上7例.72h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术中根据动脉瘤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支架及微弹簧圈栓塞.92枚动脉瘤中,致密填塞81枚,瘤颈残余4枚,填塞不充分2例,未作栓塞处理(非重要动脉瘤)5枚.结论血管内治疗急性期破裂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可作为其首选治疗方式. 曾强军 张紫寅 甘邻元 周明森 杨清 唐建建关键词: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急性期 微弹簧圈 静脉窦区凹陷性颅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2015年 目的总结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0月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表现、微创手术过程及治疗效果。结果 17例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患者均行微创手术,其凹陷骨折所致压迫均得以解除。术中发现7例静脉窦损伤,其中5例为上矢状窦损伤,2例为横窦损伤。16例患者术中出血少,未输血;1例顶部矢状窦损伤患者大出血。9例一期行凹陷骨折整复并固定。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短期内均有改善,且随访2个月至3年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显微镜及显微磨钻等微创技术治疗静脉窦区凹陷性骨折,可减少创伤,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吴建波 杨清 周明森关键词:静脉窦 凹陷性骨折 微创手术 轻度低温治疗5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轻度低温治疗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4例中、重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早期使用冰毯机降温至轻度低温(35~35.5℃)脑保护,加用冬眠I号等药物配合治疗,但不使用呼吸机和肌松剂。结果:34例存活,20例死亡。存活患者中恢复良好22例,重残12例。结论:该方法适合于基层医院或条件相对不足的医疗单位,仍然可取得良好疗效。 李超 杨清 周明森 曾强军 周长泰关键词:弥漫性轴突损伤 轻度低温 脑保护 非手术区血肿致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2008年 目的:探讨非手术区血肿所致开颅术中所致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处理方法,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年来经手术探查和术后头颅CT证实的该类患者24例治疗经过,就其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展开讨论。结果:开颅手术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很多,但是术中脑出血为主要原因,应密切分析出血原因,外伤要分析受伤机制,分析各种导致出血的因素。特别是对非手术区血肿要高度重视,对提高手术质量,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应重视非手术部位的血肿所致急性脑膨出的情况。根据术前CT片头部受伤的机制来分析其它部位出血的可能性,术中探查或术后头颅CT检查对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超 周明森 周长泰关键词:术中脑膨出 颅脑手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同期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的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组,40例),及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与颅骨修补术的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期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同期组手术时间短于分期组( P <0.05),但同期组住院费用与分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期组术后脑积水程度、术后脑灌注异常指数较术前均有改善( P <0.05),分期组脑积水程度与术前比较有改善( P <0.05),但术前及术后脑灌注异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脑灌注异常指数、脑积水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Salmon 预后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分期组( P <0.05)。结论同期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分期手术相当,因同期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曾强军 李白杨 赵俊 徐海林 周明森 杨清关键词:脑积水 颅骨缺损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骨修补术 同期手术 分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