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农垦总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惊厥情况及脑电图分析
- 2004年
- 孔琴李明
- 关键词:惊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分析HIE
- 纳洛酮、高压氧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报告
- 2001年
- 李明
- 关键词:纳洛酮高压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脑屏障围产期
- 新生儿窒息后肾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急症,可引起全身性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窒息后肾功能受损发生率高,多发生在出生后3d内。有多种检验方法可以早期发现窒息后肾功能损害。对窒息新生儿应动态监测肾功能,以利早期诊断和治疗。
- 吴起武李明
- 关键词:婴儿新生儿窒息肾功能
-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0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6月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205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年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较多,患儿男女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表现多样化,可伴随有多系统损伤,主要为发热伴刺激性干咳,占92.68%;肺部体征阳性占41.46%;胸片检查阳性占87.80%;实验室检查阳性占57.07%;肺外脏器受累为33.66%,以消化、心血管系统多见。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肺部体征不明显,但早期胸片有异常;对高热不退,病程长且病因不明确的疾病应常规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查。
- 李明
- 关键词: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 376例儿童发热性疾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儿童发热性疾病的病因构成及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将2008年3~10月我院376例发热性疾病患儿按年龄分为4个小组:婴儿组(0~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组(3~6岁)及学龄组(6~14岁),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①婴儿组和幼儿组发病率较高,各占47.87%和29.79%。②呼吸道感染共323例,占85.90%,其中下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217例,占57.71%,多见于婴儿组和幼儿组;上呼吸道感染106例,占28.19%,多见于学龄前组及学龄组患儿;其他原因43例,占11.44%;结缔组织病9例,占2.39%;不明原因发热1例,占0.26%,为学龄组患儿。各年龄组中,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患儿发热的首位病因均为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原因;学龄组患儿发热的首位病因则是上呼吸道感染,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结缔组织病和其他原因。③各组患儿发热病程均以小于2周为主,呼吸道感染及其他原因的热程亦以<2周为主。结论:4组患儿中呼吸道感染均为首位病因。依靠临床资料和必要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可以明确大多数发热的病因,对于病程长者应积极处理。
- 李明
- 关键词:发热性疾病儿童呼吸道感染
- 132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分析
- 2005年
- 杨太根李明孔琴
- 关键词: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分析胎龄儿科早产儿生理功能
- 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观察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8例随机分为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蓝光治疗、鲁米那口服,苦黄、白蛋白静滴等治疗。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组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和思密达口服,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思密达、双歧杆菌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常规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天数短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思密达、双歧杆菌活菌散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
- 李明梁智勉庄秀娟
- 关键词:思密达双歧杆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