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敏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1
供职机构:汉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药师
  • 2篇用药
  • 2篇细胞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血管内科
  • 1篇血管细胞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管细胞黏附...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指标
  • 1篇循环管理
  • 1篇药师参与
  • 1篇药物
  • 1篇药物临床
  • 1篇药物临床应用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药学
  • 1篇药学服务

机构

  • 5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院

作者

  • 5篇彭敏
  • 1篇王婷
  • 1篇魏莹
  • 1篇赵翠红
  • 1篇李娟
  • 1篇刘亚军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对某市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与需求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药师医师对门诊用药的认知、药学服务的认知和药学服务的需求的差异,寻求该市医院药学服务有效开展的对策。方法自制调查问卷,从药师医师对门诊用药的认知、药学服务的认知和药学服务的需求等方面,对某市二甲、三甲医院医院门诊药师医师的药学服务认知与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比较分析。结果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的药学用药认知与二甲医院医师的用药认知比较在较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集中于药物信息了解渠道、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信息介绍、给予患者医疗方案时考虑的药物因素、制订用药方案时如何处理用药问题等方面。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认知方面: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认知与二甲医院医师的药学服务认知比较在较少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仅集中于对门诊药学服务内容的了解和对实施门诊药学服务的影响因素的认知2个方面。药师医师对门诊药学服务需求方面:二甲、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均对门诊药学服务的需求内容有所了解,各调查选项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甲、三甲医院门诊药师医师所在医院实际开展的门诊药学服务内容在用药宣教、处方分析、用药追踪和药学科研这4个方面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该市医院门诊药师医师对药学服务的认知尚不够完善,门诊药师医师虽然理解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的需求,但医院药学服务发展尚有待完善,因此,应督促医院根据患者对门诊药学服务的需求,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药学服务体系,为门诊药师提供发挥其专业作用的平台。
彭敏
关键词:药学服务
肥胖结肠癌患者血清脂肪因子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肥胖结肠癌患者血清脂肪因子与细胞因子水平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至2013年6月收治的肥胖结肠癌患者53例为观察组,同时选择非肥胖的结肠癌患者51例为对照组,采用Duke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分期。对两组患者的TNF-α、IGF-1、VEGF及脂肪因子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A^B期及C^D期与对照组同期相比,IGF-1较对照组同期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内C^D期较A^B期TNF-α、IGF-1、VEGF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C^D期较A^B期TNF-α、VEGF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A^B期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内脂素、瘦素较对照组同期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C^D期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内脂素、抵抗素、瘦素较对照组同期均出现显著性升高(P<0.05)。内脂素与IGF-1、VEGF呈显著正相关(P<0.05),抵抗素与IGF-1呈显著正相关(P<0.05),瘦素与TNF-α、IGF-1、VEG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肥胖结肠癌存在明显的脂代谢及细胞因子紊乱,其水平紊乱可能促进结肠癌进展。
阚炳华彭敏
关键词:结肠癌肥胖脂肪因子细胞因子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粘附因子等水平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高胰岛素血症可诱导肿瘤细胞的发生,T2DM被认为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MMP-9等参与细胞之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之间相互作用及信号传导[2],与细胞外基质降解及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但上述血清学指标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性尚未完全明确[3]。作者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对就诊于本院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检测了相关指标,为明确相关因子在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报道如下。
阚炳华彭敏
关键词:合并糖尿病血清学指标胃癌发生粘附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外基质降解
利用PDCA循环持续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目的:通过PDCA循环管理工具,持续提高抗菌药物管理水平及临床应用合理性,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目标. 方法:全面综合分析2011-2014年抗菌药物专项指标及临床使用合理性,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利用PD...
赵翠红李娟魏莹彭敏王婷
关键词:抗菌药物PDCA循环管理
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宁强县天津医院开展药物治疗的100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均为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医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共同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比较两组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情况、治疗配合度及疗效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不合理用药现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主动性、服药正确性及药物知识了解程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ST段下移程度、心绞痛发作频次、疼痛持续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T段下移程度、心绞痛发作频次、收缩压、舒张压、LVEDd及LVESd低于对照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方式能够降低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提升治疗效果,使药物应用方案更加具体、全面、专业。
刘亚军刘峰彭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临床药师药物治疗不合理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