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直肌止端前移在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估内直肌止端前移在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矫正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四川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收治的96例(192只眼)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96只眼)。两组患者均实施双眼外直肌后退联合眼内直肌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对部分切除的内直肌实施止端前移操作;对照组患者对部分切除的内直肌采取按传统方式把切除后的肌肉固定缝合于残余肌肉止端上。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时的眼位正位及欠矫情况,采用例数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描述。此外,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眼位正位情况的统计学分析,系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在实验组48例(96只眼)患者中,术后患者眼位正位者45例(90只眼),正位率为93.75%;欠矫者3例(6只眼),欠矫率为6.25%。在对照组48例(96只眼)患者中、术后患者眼位正位者38例(76只眼),正位率为79.17%;欠矫者10例(20只眼),欠矫率为20.83%。两组患者眼位术后正位数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4.3595,P<0.05)。在本研究全部96例(192只眼)患者中术后眼位未恢复正位的13例(26只眼)患者主要表现为欠矫,欠矫率为13.54%。结论内直肌止端前移矫正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并且在矫正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方面较传统术式能够获得更高的术后正位率。
- 李恒刘志刚米雪
- 关键词:内直肌大度数共同性外斜视
- 玻璃体切割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4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45例45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眼行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术毕玻璃体腔行C3F8气体或硅油填充。结果: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15眼,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13眼(87%);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腔内硅油填充术30眼,1次手术完全复位27眼(90%)。统计学检验两组1次手术视网膜复位率的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视力:数指/眼前者2眼,0.02~0.05者3眼,0.06~0.1者10眼,0.12~0.25者19眼,≥0.3者11眼。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有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并发症最多见是继发性青光眼和白内障。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能有效地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能得到改善。
- 刘志刚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 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特殊视网膜脱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评估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一类特殊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对具有以下特点:(1)病程大于6mo;(2)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或者在多发视网膜裂孔中有开放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3)视网膜脱离范围超过270度、并且伴有脱离区视网膜条索样增殖的19眼特殊类型视网膜脱离,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治疗,观察视网膜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解剖复位19眼;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0.01~0.1有5眼;0.12~0.3有9眼;≥0.4有5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下方巩膜外垫压是治疗病程大于6mo、视网膜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或者在多发视网膜裂孔中有开放裂孔位于5∶00~7∶00的视网膜周边部、视网膜脱离范围超过270度、并且伴有脱离区视网膜条索样增殖这类特殊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 李恒刘志刚米雪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巩膜外垫压视网膜脱离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 刘志刚
- 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引量:1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5例47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注射液2mg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眼压、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有7眼(15%)发生医源性裂孔,有13眼(28%)发生视网膜出血;术后并发症:13眼(28%)发现曲安奈德进入前房,有9眼(19%)前房积血,有6眼(13%)发生眼底出血;术后视力:术后3mo有35眼(74%)视力较术前提高(P<0.05),术后6mo有27眼(57%)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术后第7d,1、3、6mo时眼压分别为23.47±5.21、26.58±6.35、19.12±5.76、17.43±4.91mmH g,与术前眼压16.32±4.64mmH g比较、术后第7d,1m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m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d,1、3、6mo时黄斑中央凹厚度分别是404.05±89.71、277.14±41.25、254.82±33.64、226.49±28.57μm,与术前黄斑中央凹厚度433.51±101.02μm比较,术后第7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mo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曲安奈德2mg玻璃体腔内注射能减轻黄斑水肿,改善视功能,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 李恒刘志刚米雪
-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曲安奈德
- 玻璃体切除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45例临床分析
- 刘志刚
- 单纯前页吻合法治疗慢性泪囊炎
- 目的:探讨单纯前页吻合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泪囊鼻腔吻合术中采用单纯前页吻合法,术后第7日冲洗泪道,拆除皮肤缝线,其后每隔2周冲洗泪道1次,连续3个月。结果:30例患者术后泪道冲洗均通畅,冲洗无明显阻力...
- 刘志刚刘思源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
- 刘志刚
- 眼球摘除10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分析眼球摘除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07/2009-07在我院眼科住院,接受眼球摘除术的所有患者资料共107例,把资料分别按原始病因和是否伴有眼球创伤史分类,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继发性青光眼绝对期是眼球摘除的首位原始病因;有眼创伤的49例中,青光眼滤过手术或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并发症是导致眼球摘除的首要原因;否认眼创伤的58例中,各种青光眼绝对期是导致眼球摘除的首要原因。结论:加强青光眼病知识的宣传;眼外伤后应及时正确处理;对基层眼科医生应该加强技能培训,这些是减少患者眼球摘除的关键。
- 刘志刚
- 关键词:眼球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