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Lp(a)对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究血清脂蛋白(a)(lipoprotein,Lp(a))水平对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用药物洗脱支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cardiovascular adverse events,MACE)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济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1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年并记录MACE发生情况,根据有无发生MACE将全部患者分为无MACE组和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口学指标、基础病史及血脂血糖相关生物学指标,分析各观察指标与药物洗脱支架PCI术后MACE的相关性,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PCI术后MACE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MACE组TC和Lp(a)水平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和血清Lp(a)水平与MACE发生呈正相关性(P<0.05,P<0.001)。以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和血清Lp(a)是PCI术后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01)。Lp(a)用于预测PCI术后MACE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937,95%CI:0.874~0.999,P<0.001,最佳截点值是402.575,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8.9%。结论血清Lp(a)水平升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PCI术后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有较高预测价值。
- 刘建华乔敏
- 关键词: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 三骨方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究三骨方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效果。方法:研究合计纳入105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由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2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康复干预,予以观察组患者常规干预+三骨方结合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临床疗效、干预前后中医症状(口干咽燥、腰背疼痛、目眩耳鸣、下肢痿弱/疼痛等)积分变化及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变化、腰痛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变化、患者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临床有效率(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84.91%),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口干咽燥、腰背疼痛、目眩耳鸣、下肢痿弱/疼痛等中医症状积分、腰椎正位1~4椎体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OC)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等骨代谢指标、VAS及SF-36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口干咽燥、腰背疼痛、目眩耳鸣、下肢痿弱/疼痛等中医症状积分、腰椎正位1~4椎体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OC)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等骨代谢指标、VAS及SF-36评分均改善,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口干咽燥、腰背疼痛、目眩耳鸣、下肢痿弱/疼痛等中医症状积分、腰椎正位1~4椎体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骨钙素(OC)及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等骨代谢指标、VAS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较对照组(84.91%),观察组患者干预满意率(98.08%)更高,P<0.05。结论:三骨方结合中药穴位贴敷可较好促进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肝肾不足证)患者康复,患者疗效提升,症状改善,疼痛缓解,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改善,患者十分认可,可推广应用。
- 乔敏刘建华
-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疗效骨密度
- 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整体护理质量被引量:14
- 2005年
- 乔敏
- 关键词:整体护理人文关怀护理要求护理学科人文环境护理质量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护理干预与健康指导被引量:5
- 2012年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颅内局灶性血管病变造成突发性、可逆性、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约持续15min左右,不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因其症状发作迅速恢复快不留后遗症,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 乔敏
- 关键词:护理干预短暂性脑缺血
- 不同手法耳穴压豆联合归脾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22年
- 目的 观察不同手法耳穴压豆联合归脾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病人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归脾丸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对压法耳穴压豆治疗,研究组采用点压法耳穴压豆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 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艾普沃斯嗜睡量表(ESS)、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SI)、体虚、乏力、健忘评分及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5-羟色胺(5-H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手法耳穴压豆联合归脾丸治疗均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相关指标水平、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但点压法优于对压法。
- 乔敏
- 关键词:心脾两虚型失眠耳穴压豆归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