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哲

作品数:13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糖尿
  • 5篇糖尿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胰岛素抵抗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3篇甲状腺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血清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糖尿病合并
  • 2篇细胞
  • 2篇酒精
  • 2篇酒精性
  • 2篇酒精性脂肪肝
  • 2篇非酒精性
  • 2篇非酒精性脂肪

机构

  • 11篇齐齐哈尔市第...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1篇孙哲
  • 8篇闫晓光
  • 8篇王慧慧
  • 6篇张海军
  • 5篇马佳妮
  • 4篇徐海波
  • 3篇朱春萍
  • 2篇钟威
  • 1篇肖健齐
  • 1篇亓传旺
  • 1篇钟威
  • 1篇于修楠

传媒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2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分为T2DM合并NAFLD患者60例(T2DM合并NAFLD组)和单纯T2DM患者32例(T2DM组)两组;另选择同期本院体检健康者30名为正常组(NC组)。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pannexin-1水平。结果T2DM合并NAFLD组及T2DM组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水平高于NC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D组甘油三酯(TG)、FPG、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annexin-1水平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annexin-1水平比较:T2DM合并NAFLD组血清pannexin-1水平高于T2DM组及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血清pannexin-1水平高于NC组。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徐海波闫晓光孙哲马佳妮钟威赵宝银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胰岛素抵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上动脉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上动脉和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50例为观察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的血流动力变化,并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甲状腺上动脉、肝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液流速(V_(max))、舒张末期最低流速(V_(min))均升高(t=89.24、71.55、45.37、31.45,t=54.36、22.46、34.13、19.88,P均<0.05),治疗6个月后甲状腺上动脉V_(max)、V_(min)均升高(t=52.13、20.11,P均<0.05),肝动脉V_(max)、V_(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4、5.22,P均>0.0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前甲状腺上动脉、肝动脉(V_(max)、V_(min))及治疗3个月后甲状腺上动脉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降低(t=15.68、12.37、15.72、13.18、13.18、10.12,P均<0.05),治疗3个月后肝动脉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35、2.33,P均>0.05);治疗6个月后甲状腺上动脉、肝动脉RI、P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4.22、3.05、4.18、1.79,P均>0.05)。结论恢复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动脉血流下降较甲状腺上动脉早,动态检测肝动脉血流可用于评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早期恢复效果。
张海军朱春萍闫晓光孙哲王慧慧卜宁宁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动脉肝动脉
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与传统血糖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按照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同时伴应激性高血糖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照组采用传统1~3次/d血糖检测,两组均进行静脉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目标设定为7.8~10.0mmol/L。观察两组的胰岛素治疗时间、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死亡率、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观察组感染率、低血糖发生率、死亡率、高血糖发生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CS评分及胰岛素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糖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不仅创新了血糖控制模式,有效地改善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也为进一步优化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徐海波闫晓光肖健齐赵宝银钟威张海军王慧慧孙哲张艳荣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应激性高血糖
降糖舒胶囊联合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研究临床选用降糖舒胶囊联合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利格列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降糖舒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糖脂代谢情况、胰岛功能、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糖脂代谢指标参数与胰岛功能指标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降糖舒胶囊联合利格列汀治疗的效果明显,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指标参数和胰岛功能指标参数都得到,且不良反应少。
殷微微孙哲王慧慧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CP-1水平变化及其与AS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的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新诊断的肥胖的T2DM患者(T2DM肥胖组,BMI≥28.0 kg/m2)30例,体型适中的T2DM患者(T2DM非肥胖组,18.5 kg/m2≤BMI﹤24.0 kg/m2)30例,及正常体检者(NC组,18.5 kg/m2≤BMI﹤24.0 kg/m2)30例,检测各组受检者空腹血清MCP-1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结果 1T2DM肥胖组、T2DM非肥胖组血清MCP-1水平明显高于NC组,T2DM肥胖组血清MCP-1水平高于T2DM非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MCP-1与体质指数(BMI)、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HOMA-IR、AIP成正相关(P<0.05),与HDL-C、ISI成负相关(P<0.05)。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MCP-1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示BMI、TC、FPG、AIP均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MCP-1是促进AS及IR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及实施相应干预,可减轻患者IR及AS程度,有望为T2DM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提供全新的切入靶点。
王慧慧闫晓光于修楠张海军孙哲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肥胖胰岛素抵抗动脉粥样硬化
肝硬化合并肝细胞腺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7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30岁,因"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0 d"于2014年12月26日收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既往史:发现乙型肝炎半个月,否认吸烟、饮酒史,无特殊用药史。患者于10 d前体检时行肝脏增强CT检查提示肝脏占位性病变,伴腹泻,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
亓传旺孙哲
关键词:肝硬化肝细胞腺瘤病例报告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MIP-1α、IL-3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5年
目的探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白介素-35(IL-3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5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103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时期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6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IP-1α、IL-35水平;Pearson法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MIP-1α与IL-35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P-1α、IL-35水平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MIP-1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t=9.911/<0.001,9.102/<0.001);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P-1α与IL-35呈负相关(r=-0.621,P<0.001),MIP-1α与TPOAb、TGAb、T_(3)、FT_(3)、T_(4)、FSH呈正相关,与FT_(4)呈负相关(r=0.531、0.517、0.594、0.562、0.504、0.601、-0.475,P均<0.001);IL-35与TPOAb、TGAb、T_(3)、FT_(3)、T_(4)、FSH呈负相关,与FT_(4)呈正相关(r=-0.519、-0.524、-0.496、-0.575、-0.524、-0.617、0.489,P均<0.001);MIP-1α水平升高是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157(1.208~3.853)],IL-35水平升高是发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独立保护因素[OR(95%CI)=0.617(0.502~0.758)];血清MIP-1α、IL-35水平及二者联合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862、0.950,二者联合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优于血清MIP-1α、IL-35水平单独诊断(Z/P=3.390/<0.001、3.039/0.002)。结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血清MIP-1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群体,血清IL-35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群体,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可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进行有效诊断。
马佳妮孙哲殷微微赵佳慧王慧慧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不同治疗方法及疗效对比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1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两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双膦酸盐+骨营养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性激素替代疗法+骨营养剂治疗,两组均同时配合康复锻炼。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风险指数为(1.24±0.45)分,骨密度为(-1.99±0.67)mg/cm3,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3±0.64)分、(-2.15±0.58)mg/cm3、53.75%(P<0.05);同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用双膦酸盐+骨营养剂及性激素替代疗法+骨营养剂同时配合对症治疗与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后,患者骨密度均明显增高,跌倒风险均降低,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张海军闫晓光孙哲朱春萍王慧慧卜宁宁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双膦酸盐激素替代疗法临床疗效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内脂素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 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者血浆内脂素(Visfati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表达水平、两者相关性及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8月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T2DM合并NAFLD组)、不伴脂肪肝的T2DM患者30例(T2DM组)、单纯NAFLD患者(NAFLD组)及正常体检者(NC组)各30例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组空腹血糖、血脂、空腹血浆胰岛素、Visfatin和RBP4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探讨Visfatin和RBP4与HOMA-IR、HOMA-β、三酰甘油(TG)、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的相关性。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血浆Visfatin及RBP4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5)。T2DM合并NAFLD组、T2DM组、NAFLD组Visfatin、RBP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Visfatin与TG(r=0.472,P〈0.05)、BMI(r=0.221,P〈0.01)、HOMA-IR(r=0.369,P〈0.01)呈正相关,与ISI(r=-0.276,P〈0.01)和HOMA-β(r=-0.470,P〈0.01)呈负相关;RBP4与TG(r=0.411,P〈0.01)、BMI(r=0.217,P〈0.01)、HOMA-IR(r=0.361,P〈0.01)呈正相关,与ISI(r=-0.271,P〈0.01)和HOMA-β(r=-0.469,P〈0.01)呈负相关。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RBP4为影响Visfatin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零;Visfatin、TG为影响RBP4的最显著因素,常数项为0.216。结论 血浆Visfatin水平的升高,可能与拮抗体内导致IR的因素、改善ISI、调节血脂代谢等作用有关。RBP4水平升高可能参与了IR及T2DM的发生、发展。
王慧慧闫晓光马佳妮张海军孙哲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视黄醇结合蛋白4胰岛素抵抗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与I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62例(T2DM组)及同期体检健康者29名(NC组)。ELISA测定两组受检者空腹血清pannexin-1水平、FPG、FIns、血脂等水平,计算BMI、WC、I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T2DM组血清pannexin-1水平高于NC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T2DM组血清pannexin-1与BMI、WC、FPG、HbA1c、TG、TC、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ISI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HbA1c、WC是影响pannexin-1的独立危险因素(β=0.475、0.032,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血清pannexin-1水平升高,参与了T2DM及IR的病理过程。
徐海波钟威闫晓光孙哲马佳妮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