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彦霞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省民族干部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民族
  • 3篇民族教育
  • 2篇少数民族
  • 2篇文化
  • 2篇民族地区
  • 2篇民族文化
  • 2篇教育
  • 1篇地区旅游
  • 1篇地区生态
  • 1篇人口
  • 1篇人口素质
  • 1篇人口系统
  • 1篇人口政策
  • 1篇少年
  • 1篇少数民族流动...
  • 1篇少数民族青少...
  • 1篇社会
  • 1篇社会主义
  • 1篇社会主义和谐...
  • 1篇生态

机构

  • 9篇吉林省民族干...

作者

  • 9篇刘彦霞
  • 3篇张岚岚
  • 1篇王丽红
  • 1篇王跃

传媒

  • 3篇满族研究
  • 3篇吉林省社会主...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经济视角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探寻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通过阐述民族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文化角度看,就是要努力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存共荣的生动局面,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的观点。面对社会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注意:为民族文化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主体精神;建立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民族文化价值体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形成合力;制定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
刘彦霞邓笑冬
关键词:社会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作为民族传统文化深刻凝结的果实,是在长期与特定的自然、家庭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和特殊审美取向。影响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民族传统文化、家族伦理、学校教育、公众传媒、宗教伦理、社会环境等;内部因素有个性倾向性、理解能力、个体需要、实践经历等。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水平具有较大实践价值。
刘彦霞
关键词:少数民族青少年价值观
吉林省民族教育的喜与忧
2006年
民族教育是吉林省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下,吉林省民族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文在总结可喜成绩的基础上,分析了吉林省民族教育在外部条件面临许多困难的同时,其自身发展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深层的隐痛。并据此对吉林省民族教育如何摆脱困境,走出一条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刘彦霞
关键词:民族教育
吉林省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被引量:5
2005年
刘彦霞孙美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旅游产品资源利用率
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创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是适应我国人口变化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向多元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现状特点及给城市管理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基础上,提出加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应该紧紧围绕民族工作"两个共同"主题,以政府为主导,以群团组织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建立以转变观念为前提,宣传教育为手段,法律政策为保障,帮扶解困为核心,社区建设为基础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系。
刘彦霞
关键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实践路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人口素质是各类经济资源中最重要的、第一性的资源,是再生性资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产生较大的差异。同时,民族人口素质偏低又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
刘彦霞王跃张岚岚
关键词:人口素质生育观念人口政策民族教育发展人口系统文盲
科学发展观的民族意义探究
2008年
发展是现代整个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伟大事业中,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面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状况,探究科学发展观的民族意义,可以从总体上为把握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提供全局性和时代性意义。本文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核心价值取向等方面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蕴含的民族意义。即,高度关注民族地区发展是科学发展观本质特性的集中反映:民族地区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的道路是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的完整体现:关注公平和正义,重视少数民族发展权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取向的终极要求:追求民族关系的和谐共生和民族问题的和谐运行是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实践映象。
刘彦霞王丽红张岚岚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
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经济学思考
本文通过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类型及成因,认为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建设中,存在着农牧民应得收益漏损、预期收入模糊等陷阱。本文提出了规避陷阱的主要途径:需要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管理制度的...
崔成男刘彦霞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建设
文献传递
当前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5年
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本身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基于民族文化上的民族教育更加科学合理,更富有自身的民族特色,对"培养什么人"及"怎样培养人"这两个方面能够进行更加准确的把握,因此,在进行民族教育时需建立在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基础上,更好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和发展。本文针对民族文化和教育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索民族教育的完善措施。
邓笑冬刘彦霞张岚岚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