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帅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油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疗效
  • 2篇痉挛
  • 1篇电针
  • 1篇电针疗法
  • 1篇选穴
  • 1篇针刀
  • 1篇针刀疗法
  • 1篇针疗
  • 1篇针疗法
  • 1篇针药
  • 1篇针药结合
  • 1篇针药治疗
  • 1篇适应症
  • 1篇偏瘫
  • 1篇偏瘫痉挛
  • 1篇偏瘫痉挛状态
  • 1篇下肢
  • 1篇下肢关节
  • 1篇疗效及安全
  • 1篇疗效及安全性...

机构

  • 3篇江油市中医医...

作者

  • 3篇何苗
  • 3篇韩帅
  • 2篇杨荣光
  • 2篇罗清勇
  • 1篇王桂华
  • 1篇付胜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疗法对脑卒中痉挛期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疗法对脑卒中痉挛期下肢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30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痉挛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64例)和试验组(66例)。对照组采取基础治疗+常规选穴电针治疗,试验组采取基础治疗+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髋、膝、踝AROM的评定。结果2组治疗后髋、膝、踝AROM较治疗前均有增加(P<0.01)。试验组治疗后髋关节前屈、髋关节外展、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跖屈AROM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合功能解剖选穴电针疗法在髋前屈AROM、髋外展AROM、膝屈曲AROM、踝跖屈AROM等方面优于常规选穴电针疗法。
何苗王桂华梁金梅王欢付胜唐跃富韩帅
关键词:电针疗法痉挛下肢关节活动度
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中风偏瘫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为40例。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药二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分级情况、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50%(31/40)明显小于治疗组(100.00%)(P<0.05)。2)2组治疗后Ashworth分级情况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Ashworth分级情况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分别为(36.78±9.59)分、(53.29±12.77)分,治疗组分别为(37.39±10.02)分、(69.05±19.38)分,2组治疗前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为(32.00±5.62)分与治疗组(33.27±6.08)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73.29±18.8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77±14.51)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4)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针药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康复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唐跃富杨荣光罗清勇何苗韩帅
关键词:针药治疗康复疗效安全性
针刀疗法部分适应症临床疗效讨论被引量:3
2014年
针刀疗法是针刺疗法和手术疗法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传统的针刺治疗,也不同于现代外科的手术治疗,其适应症包括肢体关节的多种顽固性疼痛.针刀疗法具有方法简、见效快、无伤口、无疤痕、痛苦小、省时省钱等优点,深受患者欢迎.笔者整理了2000年至2012年,以针刀疗法为主诊治的肢体关节有固定痛点的顽固性疼痛1198例,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总有效率为98.2%.
唐跃富杨荣光罗清勇韩帅何苗
关键词:针刀疗法适应症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