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波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1篇植骨
  • 1篇置换术
  • 1篇上骨折
  • 1篇疏松性
  • 1篇内植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钢板
  • 1篇切开复位钢板...
  • 1篇切开复位钢板...
  • 1篇椎弓
  • 1篇椎弓根
  • 1篇椎体
  • 1篇椎体内植骨
  • 1篇肱骨
  • 1篇肱骨髁
  • 1篇肱骨髁上骨折
  • 1篇髁上骨折
  • 1篇螺钉

机构

  • 4篇广元市朝天区...

作者

  • 4篇江波
  • 2篇张超
  • 1篇宋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和比较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与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择选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78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B组患者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其足功能的优良率。结果:B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A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A组患者(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足功能的优良率高于A组患者(P<0.05)。结论:与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相比,对其进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效果更好,可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改善其足部的功能。
江波
关键词: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跟骨骨折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路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6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路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度及椎体高度丢失方面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江波李应坤种秀清张超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椎弓根椎体植骨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探讨骨水泥型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和现实意义。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把2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患者1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非骨水泥型假体股骨头置换,常规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案为生物型骨假体股骨头置换。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评分、术后总疼痛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常规组手术时间快,术后1、3、6个月的harris评分和术后3、6个月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总疼痛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选择骨水泥型假体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效果更佳,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缓解病情,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早日脱离病痛折磨。
李应坤江波张超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置换术高龄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6例治疗方法体会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分析体会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是不同的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2008年3月,我科共收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66例,年龄2~12岁,伸直型46例,屈曲型20例,全部病例均为30min~26d就诊。两组病人采用皮肤牵引、手法整复,皮牵引加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外科手术4种方法,其中手法复位46例,手术复位20例。结果手法复位者伸直受限2例,手术组伸直受限4例,屈曲受限3例,非手术组的肘关节恢复明显好于手术组。结论对于严重的较重移位的伸直型骨折应手术治疗,以修补破裂的肌肉、神经。
宋琳张永焱李应坤种秀清江波浦宁波
关键词:儿童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