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4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特别支持项目中国科学院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小麦远缘杂交的新进展
- 1999年
- 李大玮邱纪文欧阳平
- 关键词:鸭茅状摩擦禾小麦远缘杂交杂交亲和性小麦品种(系)染色体工程种间杂种
- 通过远缘杂交将鸭茅状摩擦禾DNA片段导入普通小麦基因组的分子证据被引量:11
- 1999年
- 报道了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后代的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 .利用RAPD技术在 34 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2个引物 ,它们在杂交后代稳定株系中扩增出父本鸭茅状摩擦禾所具有的特异条带 .在分子水平上证明了鸭茅状摩擦禾DNA可通过有性杂交方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 .随后的RFLP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论证了利用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有性杂交的方法向小麦基因组转移鸭茅状摩擦禾DNA在育种实践及理论研究方面的意义和潜力 .
- 邱纪文金德敏李传友贾建航欧阳平戴威廉王斌李大玮
- 关键词:小麦鸭茅状摩擦禾RFLP远缘杂交
- 普通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的远缘杂交──Ⅰ.胚形成频率被引量:12
- 1994年
-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2n=6x=42)和鸭茅状摩擦禾(Tripsacumdactyloides,2n=4x=72)杂交成功。用33个春小麦品种(系)为母本,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授粉6636朵花,获得3083个颖果。颖果分为有胚和无胚两类。有胚颖果806个,占总颖果数的26.14%。33个母本中30个都能和鸭茅状摩擦禾杂交,14个母本的杂交亲和性(胚数/授粉花数×100)超过10%。4个最高的分别达到59.00%,39.00%,29.50%和22.66%与小麦和玉米(Zeamays,2n=2x=20)的杂交相比,鸭茅状摩擦禾同样对小麦Kr基因的作用不敏感,且与小麦的杂交亲和性要比与玉米杂交时高。加之鸭茅状摩擦禾为野生型,具有多年生、多分枝、花期长等特点,可以克服小麦和玉米杂交时花期不遇的困难。讨论了用它作为花粉给体的优越性及在小麦改良和产生小麦单倍体上的前景。
- 李大玮邱纪文欧阳平姚庆筱
- 关键词:小麦鸭茅状摩擦禾远缘杂交杂交亲和性
- 由普通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获得小麦单倍体和杂种植株被引量:6
- 1996年
- 1975年Bardclay首先报道用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球茎大麦(Hordeum bulbosum)杂交后,由于在杂合子初期发育过程中父本染色体迅速完全消失,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1986年以来,不同作者先后又发表了由普通小麦分别和玉米(Zea mays)、高粱(Sorghum bicdor)、珍珠粟(Pennisetum americanum)、类玉米(Zea mays ssp.mexicana)等杂交获得小麦单倍体的报道。这些杂交打破了以往小麦只能和一些小麦族(Triticeae)族内属,如黑麦属(Secale)、山羊草属(Aegilops)、偃麦草属(Elytrigia)、披碱草属(Elymus)、大麦属(Hordcum)及簇毛麦属(Haynaldia)杂交的局限,使分类距离相当远的属间杂交成为可能。但是,由这些杂交均不能获得保留外源染色体的杂种,对于通过远缘杂交将外源属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用于小麦的改良和种质创新是极不利的。
- 欧阳平李大玮邱纪文
- 关键词:鸭茅状摩擦禾杂交小麦单倍体杂种植株
- 普通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的远缘杂交 Ⅲ受精和早期胚胎的发育被引量:5
- 1997年
- 用石蜡制片法和整体解剖法,对小麦品种Fukuho经鸭茅状摩擦禾花粉授粉后不同时间固定的子房样品进行了细胞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的168个授粉后120小时(5天)以内的小麦子房中有321%、06%和262%分别发生了卵细胞单受精、极核单受精和卵细胞、极核双受精现象。发生卵细胞受精、极核受精和总受精频率分别为583%、268%和589%。对116个授粉后9天的小麦子房进行整体解剖,检测到有500%的子房有幼胚。报道了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的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发育的情况。为小麦与鸭茅状摩擦禾杂交提供了高频率受精和胚形成的细胞胚胎学证据。
- 邱纪文李大玮欧阳平姚庆筱
- 关键词:小麦鸭茅状摩擦禾远缘杂交受精胚胎发育
- 小麦“中国春”与玉米及鸭茅状摩擦禾的杂交亲和性
- 1996年
- 李大玮欧阳平姚庆筱邱纪文
- 关键词:小麦玉米鸭茅状摩擦禾杂交亲和性
- 染色体消失法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研究
- 利用属(种)间杂交后杂合子体细胞中父方染色体消失,可以获得大量单倍体,进而经过染色体加倍获得纯合二倍体.这种单倍-二倍化育种方法已在大麦育种中成功地应用.Barclay用小麦品种中国春与H.bulbosum(2n=2x=...
- 李大玮欧阳平邱纪文戴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