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燕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血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献血
  • 4篇献血者
  • 4篇氨基转移酶
  • 4篇丙氨酸氨基
  • 4篇丙氨酸氨基转...
  • 2篇无偿
  • 2篇无偿献血
  • 2篇无偿献血者
  • 2篇ALT
  • 2篇丙氨酸氨基转...
  • 1篇型特异性引物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模式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特异

机构

  • 5篇邯郸市中心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邯郸市传染病...

作者

  • 5篇徐晓燕
  • 3篇张红梅
  • 3篇王洪
  • 3篇李俊霞
  • 3篇燕锋
  • 3篇王志梅
  • 2篇李燕
  • 1篇郝彦开
  • 1篇代解杰
  • 1篇王立芹
  • 1篇任莉萍
  • 1篇张晓寒
  • 1篇王欣
  • 1篇周淑芳
  • 1篇郝巧玲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献血者ALT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探讨ALT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应对策略,以利于对献血者的征募、初筛和固定献血队伍的建设。方法:对邯郸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18~55岁20 847名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 V、抗-TP5项检测结果行Epi dat a3.0双录入,导入SPSS13.0,将健康献血者根据献血日期按气候季节分为4个组,根据献血次数分为首次、再次、多次献血3个组,用检验、分割检验、趋势检验分析不同季节和献血次数对ALT不合格的影响。结果:各季节ALT不合格率的比较,χ2=349.67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分割进行两两比较:除夏季和冬季无差异(χ2=3.155,P=0.076)外,其余各组间均有差异(P<0.001),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不同献血次数ALT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趋势检验,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加,ALT不合格率有增加的趋势(χ2=35.515,P<0.001)。结论:不同献血季节和献血次数的不同对ALT的不合格都有影响,在献血者招募时应注重在ALT较高季节(秋季)和对多次献血者加强献血知识的宣传。
张瑞欣王洪王志梅张红梅李俊霞徐晓燕燕锋
关键词: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献血次数
献血者初筛和复检ALT测量值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献血者初筛和复检ALT测量值的相关性,为献血者初筛ALT上限值界定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理论依据。方法初筛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一种试剂进行测定,复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两种试剂进行测定,均为速率法。对4404份标本的测定结果经对数转换后使用SPSS13.0软件SH,GIP=0.93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次ALT测定结果相比,P〈0.05。而2次复检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筛ALT测量值x和2次复检测量值y1和Y2的线性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分别为:lgYl=0.124+0.868lgX,r=0.901;lgY2=0.116+0.8781gX,r=0.893;依据回归方程推导出对于复栓试剂1和2,初筛ALT水平分别控制在31U/L和30U/L以下,有95%的可能使2种试剂的复检ALT水平不超过40U/L。结论通过统计控制建立了该地无偿献血者初筛上限参考值,最大限度地避免血液浪费,同时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保证充足的血源。
李燕徐晓燕郝巧玲任莉萍
关键词:献血者初筛复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邯郸地区无偿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因素,探讨ALT单项阳性导致血液报废的应对策略,以利于对献血者的征募、初筛和固定献血队伍的建设。方法:对邯郸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18~55周岁20847名献血者的个人信息及ALT、HBsAg、抗-HCV、抗-HI V、抗-TP5项检测结果行Epi dat a3.0双录入,导入SPSS13.0,采用t检验、χ2检验、χ2分割检验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对ALT不合格的影响。结果:男女平均水平分别为20.52 U/L、12.43U/L,认为男女间有差异(P<0.001),男性高于女性;将健康献血者按年龄分为4组;18~27岁,28~37岁,38~47岁,48~55岁。各年龄组ALT不合格率的比较经χ2检验,χ2=142.67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χ2分割进行两两比较:18~27岁组、38~47组与48~55岁组比较无差异(χ2=0.278,P=0.598;χ2=4.639,P=0.031),其余各组之间均有差异(P<0.001);按将健康献血者照学历分为研究生、大学、中专或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共5个组,用χ2检验分析各组ALT不合格率有无差异,χ2=11.697,P=0.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将健康献血者按照职业分成公务员、工人、商业及服务人员、农民、军人、学生、医务工作者、教师、企事业职员、自由职业者共10个组,用χ2检验分析各组ALT不合格率有无差异,χ2=78.618,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有差异。结论:献血者性别、年龄、职业对ALT不合格均有影响,不认为献血者的学历对ALT不合格有影响。
王洪王立芹张红梅李俊霞徐晓燕王志梅燕锋
关键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献血者影响因素
无偿献血者抗-HCV与ALT检测结果的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分析无偿献血者抗-HCV检测结果与ALT值的关系。方法:对邯郸市2009年3月~2010年2月18~55岁20 847名献血者5项检测结果行Epi dat a3.0双录入,导入SPSS13.0,统计抗-HCV阳性者与健康献血者ALT的几何均数,并进行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抗-HCV阳性者与健康献血ALT值的几何均数分别为20.61U/l和17.28 U/l;α=2.012,P=0.04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HCV阳性127例中有23例ALT>40EU/l,不合格率为18.11%;合格率为81.89%。结论:抗-HCV阳性献血人群ALT水平高于健康献血人群;ELI SA方法对于HCV阳性的检出高于ALT对HCV的检出,ALT作为HCV感染窗口期检测的意义不大。
张瑞欣王洪王志梅张红梅燕锋李俊霞徐晓燕郝彦开
关键词:献血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抗-HCV
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学模式及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邯郸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学表达模式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型分布,为完善预防、诊断、治疗病毒感染的策略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型特异性引物PCR检测其基因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6份标本中HBsAg/HBeAg/HBcAb(M1),男:65份,年龄(31.6±15.1)岁。女:40份,年龄(26.82±9.24)岁。HBsAg/HBeAb/HBcAb(M2),男:52份,年龄(35.6±14.8)岁。女:58份,年龄(37.8±13.39)岁。HBsAg/HBcAb(M3),男:44份,年龄(39.4±14.0)岁。女:24份,年龄(39.4±13.0)岁。M1和M3模式男女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2模式男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图表示三种血清学模式表达的高峰期都集中在20~30岁之间,对M1血清学模式105份样本进行基因分型,95份样品成功分型,全部为C基因型。结论邯郸市区乙肝病毒感染者在3种常见血清学表达模式表达上M2男女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20~30岁为携带和传播的高峰期,C型为优势基因型。
王欣张晓寒周淑芳李燕徐晓燕代解杰
关键词:乙肝病毒血清学模式基因型型特异性引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