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文娟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脂肪
  • 4篇脂肪肝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酒精性脂肪肝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甜菜碱
  • 3篇综合征
  • 3篇腺炎
  • 2篇人类免疫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人类免疫缺陷...
  • 2篇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
  • 2篇免疫缺陷病
  • 2篇免疫缺陷病毒
  • 2篇抗体
  • 2篇急性胰腺炎
  • 2篇病毒

机构

  • 15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15篇杨文娟
  • 9篇李静
  • 6篇唐承薇
  • 4篇黄志寅
  • 3篇陶传敏
  • 2篇吴浩
  • 2篇黄路明
  • 2篇杨文娟
  • 1篇高锦航
  • 1篇刘苓
  • 1篇左川
  • 1篇罗岚
  • 1篇杨先荣
  • 1篇李靖
  • 1篇魏彬
  • 1篇冯哲
  • 1篇温石磊
  • 1篇左川

传媒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华西医学
  • 2篇内科理论与实...
  • 2篇The 14...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指导下的HIV确证流程优化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对HIV确证流程的指导意义,并对现有的确证流程进行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我院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患者数据,分析试剂的检测值和抗原抗体反应模式对HIV感染者和假阳性者的区分能力,探讨基于HIV抗原抗体反应模式优化HIV确证流程的可行性。结果2021年接受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筛查的患者共225094例,其中676例筛查阳性,513例真阳,2例失访,总体阳性预测值达76.11%。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检测值可以区分真阳性者(即HIV感染者)和假阳性者,检测值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Z=22.033,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达0.995,最佳阈值为24.90,此时方法灵敏度为96.70%,特异度为98.10%。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反应模式同样可以区分真阳性者和假阳性者,其三种反应模式中,“抗原抗体双阳性(Ag+Ab+)”阳性预测值最高(卡方检验及两两比较均P<0.05),在本研究中高达100%。此外,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反应模式对HIV确证流程具有指导意义,7例反应模式呈抗原单阳性(Ag+Ab-)患者,首次HIV-RNA定量均>5000拷贝/ml,但此时HIV抗体确证试验(免疫印迹试验,WB)均未达到阳性标准,因此这类患者应直接采用HIV-RNA定量进行确证,证实了《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技术规范中确证流程的价值。在反应模式呈Ag+Ab+的患者中,尽管HIV-RNA定量相对于WB的诊断效能优势并不显著,但可以显著减少诊断时间(V=78,P<0.001),有助于加快患者(尤其是急性HIV感染者)启动治疗,因此我们对技术规范中的确证流程进行优化,推荐Ag+Ab+患者直接采用HIV-RNA定量进行确证。在实践中,对Ag+Ab-和Ag+Ab+患者直接进行HIV-RNA定量显著缩短了急性HIV感染者的确证耗时。结论对HIV区分抗原抗体检测试剂检测值高的患者和反应模式呈Ag+Ab-的患者,应当加强患者的管�
石武杨文娟魏垠昊王中浩罗岚陶传敏
关键词:蛋白印迹试验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比较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法和传统教学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生60名,随机分为TBL组和传统组,分别采用TBL教学和传统教学进行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对TBL组学生的个人测评基线(IRAT-baseline)、小组测评(GRAT)和个人测评终点(iyr)成绩进行比较,对TBL组和传统组学生自习时间、自习方式、IRAT-baseline、ITT和临床实践评分成绩进行对比,并对TBL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结果与传统组相比,TBL组自学时间更多[(85.70±11.43)minVS.(35.00±9.47)min,P=0.000)]、自学方式更为多样。在IRAT-baseline[(17.78±5.07)VS.12.57±4.26),P=0.000)]、ITT[(23.66±5.36)VS.(18.52±4.54),P=0.000]、临床实践成绩方面[(16.53±5.10)VS.(12.24±4.59),P=0.001],TBL组分数明显高于传统组。TBL组GRAT成绩明显高于TBL组IRAT—baseline成绩[(27.82±3.12)VS.(17.78±5.07),P=0.000]。TBL组和传统组在教学干预后的ITT成绩均较IRAT-baseline成绩均有明显提高[(23.66±5.36)vs.(17.78±5.07),P=0.000;(18.52±4.54)VS.(12.57±4.26),P=0.000],成绩提高幅度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9±2.76)VS.(5.36±2.00),P=0.754]。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多数TBL组学生(〉70%)赞同TBL可促进其学习积极性、自主性,比传统教学更有吸引力,组间讨论和教师讲解使其获益:但超过一半TBL组学生也表示TBL中所学知识的系统性不及传统教学并且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结论TBL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提升整体临床教学水平,值得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推广。
杨文娟吴浩左川李静
关键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
脂肪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脂肪胰(FPD)表现为胰腺组织中过多脂质沉积,是胰腺常见病之一。FPD可为全身性疾病在胰腺的表现,也可为胰腺局部病变,相关疾病涉及多个系统,发病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对其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尚缺乏统一诊断标准,治疗上仍缺乏经临床试验验证过的药物。随着近年来对FPD关注增加,对其研究也不断深入。本文总结了FPD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PFD相关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的研究进展,为更好诊断及治疗FPD提供新思路。
杨文娟麻洁东李静
关键词:病因发病机制
塞来昔布通过抑制纤维化和血管新生缓解肝硬化大鼠门静脉高压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36只SD大鼠分为3组.塞来昔布组接受硫代乙酰胺(TAA)造模+塞来昔布治疗.TAA组接受TAA造模+安慰剂治疗.正常组接受0...
高锦航温石磊杨文娟鲁瑶瑶唐承薇
肝内血管病变伴慢加急性肝衰竭1例被引量:1
2022年
三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和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鉴别诊断存在一定难度。布-加综合征伴发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病例以往文献也少有报导。本文介绍1例三支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伴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诊治过程,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杨文娟吴浩唐承薇
关键词:布-加综合征肝窦阻塞综合征慢加急性肝衰竭
甜菜碱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研究甜菜碱对长期饮酒导致肝脏脂质沉积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1)对照组:大鼠饮用蒸馏水,n=12;(2)饮酒组:大鼠饮用乙醇(25%,v/v)作为唯一水源,n...
杨文娟李静唐承薇
甜菜碱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研究甜菜碱对长期饮酒导致肝脏脂质沉积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6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12只饮用蒸馏水,饮酒组12只将体积分数为0.25的乙醇作为唯一水源,甜菜碱组12只将体积分数为0...
杨文娟李静詹承薇
脂肪胰:临床医师尚不熟悉的病征被引量:1
2016年
脂肪肝已是目前临床医师广泛关注的疾病之一,相比之下,脂肪胰则鲜为临床医师知晓,也未被写入经典的教科书内.早在1933年,Ogilvie在尸体解剖时就第1次提出了"脂肪胰"的概念.然而,许多学者仅将胰腺脂肪变性作为2型糖尿病、胰腺炎、胰腺癌等导致的并发症,并未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予以足够的重视.脂肪胰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多因素所致的以腺泡细胞脂肪变性和胰腺间质脂肪沉积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衰老和全身性疾病在胰腺的一种病理改变.目前,对脂肪胰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研究均不充分,导致这些患者不能获得及时正确的诊治.
李静杨文娟黄志寅唐承薇
关键词:临床医师全身性疾病病征脂肪变性病理综合征胰腺炎
脂联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脂联素、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45只Wistar大鼠分为对照、饮酒和甜菜碱组。酶比色法检测肝脏三酰甘油(TG)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脂联素、瘦素和TNF-α。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饮酒导致肝脏TG含量增高,血清和肝脏脂联素降低、瘦素增高。与饮酒组相比,甜菜碱组肝脏TG减少,血清、肝脏脂联素增高,血清、肝脏瘦素无差异。肝脏TNF-α水平在3组间无差异。血清脂联素与肝脏TG含量呈负相关(r=-0.605,P=0.000)。血清瘦素、肝脏脂联素和瘦素不是肝脏TG含量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血清脂联素是预测酒精性脂肪肝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提高血清脂联素可降低肝脏TG含量,瘦素和TNF-α与酒精性脂肪肝无独立相关性。
杨文娟黄志寅唐承薇李静
关键词: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三酰甘油酒精性脂肪肝
重症急性胰腺炎时的免疫反应对治疗策略的启示被引量:10
2015年
目前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新近的研究结果不断质疑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一些防治策略.①抑制胰液分泌,减少胰腺坏死:AP时,腺泡细胞凋亡或坏死,胞内酶原颗粒减少,胰腺外分泌功能已经受抑.此时继续抑制胰腺外分泌功能,难以阻止SAP的进展或改善其结局.②器官支持:器官衰竭主要与过度的炎性损伤有关,相对于积极控制炎性反应,器官支持虽可使部分患者度过难关,但治疗策略上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治疗代价很高,对后续感染无能为力.③应用抗生素:AP初期是一种化学性炎性损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能降低胰腺坏死及感染的发生率.抗生素治疗胰腺感染十分重要,但最后的成败仍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
李静黄路明杨文娟黄志寅唐承薇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免疫反应胰腺外分泌功能胰腺坏死腺泡细胞凋亡胰腺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