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平 作品数:8 被引量:2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合江县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弹性假黄瘤1例 朱小平 洪流关键词:弹性假黄瘤 文献传递 综合治疗肩周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西医药物注射、电针、中医手法、中药熏蒸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医药物注射与手法治疗。并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与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肩周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洪流 朱小平关键词:肩周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伴发医院感染和双重感染的98例患者的各种临床特征。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口咽部、下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疾病的活动性、住院时间、季节、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朱小平 周静芸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医院感染 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将采用西医治疗的176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90例设为治疗组,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狼疮活动积分。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活动积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朱小平 洪流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西医结合 辨证施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9年至2011年期间收治的28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分别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196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90例)。统计分析两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变化及疗效。结果:PASI统计结果显示,在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PASI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朱小平 洪流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中西医结合 辨证施治 SLE伴发月经不调的临床特征及与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关系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伴发月经不调的临床特征,及月经不调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以及应用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本院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住院患者178例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住院前应用免疫抑制剂情况,了解患者发病及病程中的月经情况。结果(1)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月经不调随着患者年龄增加比例增高;(2)系统性红斑狼疮伴发月经不调患者比例随着使用激素、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增高,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高。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可出现疾病相关的月经不调,但更多的月经不调的发生与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密切相关。 朱小平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月经不调 环磷酰胺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50例),实验组采用中药内外用药、牵引、整复手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用JOA下腰痛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的临床优良率和疗效等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洪流 朱小平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心理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方法:将15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实验组实施常规心理治疗,然后均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两组调查结果。结果:(1)EPQ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内向性、气质稳定性、精神质、掩饰性4个方面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SCL-90统计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化、强迫性、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恐怖等指征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个性心理,应加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理治疗,提高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 朱小平 刘仁碧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理治疗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