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宁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 目的: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探讨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生于急...
- 徐爱华徐学俊王洪梅冯霞宋翠兰陈翠云
-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 文献传递
- 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探讨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生于急性肝炎的28例,发生于慢性肝炎有明确肝病史和无明确肝病史的分别为245例和76例;引起重型肝炎的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占82.2%(287/349),6例(1.72%)未能确定病原,未发现单一HAV、HDV和HGV感染者,HBV重叠HEV感染者病死率为65.2%(15/23),HEV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为60%(18/30),均比单一HBV或单一HEV感染者高(P<0.01和P<0.05)。结论重型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HBV和HEV重叠感染可以加重病情、病死率高。
- 徐爱华徐学俊
-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
-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效果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母婴阻断效果。方法:收治妊娠慢性乙肝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孕早期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 徐爱华
-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母婴阻断
- 肝硬化蜘蛛痣与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关系的探讨——附120例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蜘蛛痣是肝炎后肝硬化病人常见体征之一,本文探讨蜘蛛痣的出现与肝硬化病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静脉增宽之间的关系,旨在明确蜘蛛痣出现的部位、数量不同对肝硬化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危险度的预测及临床意义。
- 徐学俊王洪梅王修林徐爱华纪志强
- 关键词:肝硬变蜘蛛痣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 检测肝细胞癌患者前S_2抗原的临床意义
- 1998年
- 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对HBV前S2抗原(HBVPre S2)与肝细胞癌发生的关系进行探讨。 对象与方法 一、观察对象 由1990~1997年在我院住院的肝癌病人57例,其中6例经病理诊断,51例依据临床症状、体征、AFP、B超及CT诊断为肝细胞癌。年龄28~67岁,男性53例,女性4例。另以同期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65例(年龄29~63岁,男性58例,女性7例)和急性乙型肝炎52例(男性49例,女性3例,年龄16~53岁)为二个对照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 二、检测方法 HBV Pre S2采用ELISA法检测。
- 王修林徐学俊王洪梅徐爱华纪志强
- 关键词:肝细胞癌急性乙型肝炎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 全文增补中
-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三氧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评估三氧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乙型肝炎(SHB)的临床价值.方法 就我院收治的62例SHB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给予保肝、促肝、调节免疫、防治并发症、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
- 徐学俊徐爱华王洪梅
- 关键词:重型乙型肝炎三氧人工肝血浆置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