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洪梅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海洋石油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眼压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术
  • 2篇石油
  • 2篇内障
  • 2篇人工晶体
  • 2篇人工晶体植入
  • 2篇人工晶体植入...
  • 2篇细胞
  • 2篇晶体植入
  • 2篇晶体植入术
  • 2篇白内障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1篇带角膜缘干细...
  • 1篇倒睫
  • 1篇性别
  • 1篇眼轮匝肌
  • 1篇眼压计

机构

  • 8篇海洋石油总医...

作者

  • 8篇马洪梅
  • 6篇孙凤海
  • 5篇贾健
  • 4篇许美玲
  • 1篇贾建

传媒

  • 6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中国处方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老年性上睑皮肤松垂及睑内翻矫正术被引量:7
2010年
许美玲孙凤海马洪梅贾健
关键词:上睑皮肤松垂睑内翻矫正术老年性内翻倒睫眼轮匝肌眼睑皮肤
可吸收缝线固定移位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可吸收缝线固定移位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52眼原发性翼状胬肉行可吸收缝线固定移位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结果:随访6~36mo,2例复发,复发率为4%。结论:可吸收缝线固定移位带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低,疗效满意。
孙凤海马洪梅贾健
关键词:可吸收缝线原发性翼状胬肉
非接触眼压计在健康检查中对高眼压的筛查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美国产Reichert-AT555非接触眼压计在健康普查中,发现高眼压或眼压异常者,对其进行眼科临床跟踪检查及治疗。方法:检查发现所有单眼眼压>21mmHg或双眼眼压差>8mmHg被检者,嘱其近期进行复诊,在3d内的同一时间连续测量3次,并进行相关的眼科检查。结果:已完成测量3110例;其中高眼压或眼压异常者359眼;复诊有30例被确诊为青光眼患者,进行了相应的治疗。结论:非接触眼压计具有操作简便、测量迅速、自动打印检测结果、不直接接触眼球,被检者无任何痛苦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适合大规模的健康检查。
许美玲孙凤海马洪梅贾健
关键词:非接触眼压计高眼压
海洋石油渤海地区退休职工眼压分布特征
2011年
目的:探讨海洋石油渤海地区退休职工的眼压分布特征,以及眼压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对在海洋石油渤海地区的4356例退休职工进行体检,采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随机选取1眼纳入本研究。分析职工的年龄和性别因素是否对眼压存在影响。结果:获得有效数据4297例。该特定人群的眼压为16.33±4.44mmHg。≥70岁组在男性和女性的眼压均显著低于<7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组和<70岁组中男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群的眼压呈偏正态分布。年龄作为独立因素影响眼压,不同性别对眼压的影响无差别。
马洪梅
关键词:眼压退休职工流行病学调查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及其参与的病变被引量:7
2015年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能够维持光感受器的更新、再生,对维持视网膜外层的内环境稳定有重要意义,而且还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最重要的细胞成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是视网膜中被研究最多的细胞,虽来源于神经外胚叶,但其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够分化和分裂的特性,让研究者看到了利用RPE来治疗相应的视网膜变性类疾病、遗传性疾病的希望。
马洪梅孙凤海贾健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病理学
石油工人挫伤性前房积血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分析渤海地区石油工人挫伤性前房积血发生的特点,提出治疗和预防的措施。方法:通过对85例挫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治疗,积极探寻对不同情况下前房积血的有效治疗方法。结果:85例患者治疗后,视力:56例恢复至1.0,19例达0.5~0.8,7例0.1~0.4,3例<0.1。结论:前房积血早期药物或手术治疗均达到满意的疗效,积极预防是避免伤害发生的关键。
孙凤海马洪梅贾健许美玲
关键词:石油工人挫伤性前房积血
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相关因素的研究
2017年
目的探讨年龄、屈光状态以及性别是否是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年龄不同分为<60岁,60~70岁,>70岁组;根据屈光状态分为<-1.00 D,[-1.00 D,+1.00 D],>+1.00 D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女性两组,统计分析各个类别每个时间段内发生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情况。结果不同年龄组同一时间段内,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状态组同一时间段内比较,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别组比较,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发现不同年龄、屈光状态、性别能够影响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的发生。
马洪梅
关键词:玻璃体后脱离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表麻下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83眼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表麻下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优点。 方法:70例(83眼)采用表麻下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 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高于4.5者77眼...
孙凤海许美玲马洪梅贾建
关键词:表麻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