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雪华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病原菌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高凝
  • 1篇血液高凝状态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分...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用药
  • 1篇原菌分布
  • 1篇中段尿
  • 1篇中段尿培养
  • 1篇脱氨酶
  • 1篇尿培养
  • 1篇腺苷
  • 1篇腺苷脱氨酶
  • 1篇腺苷脱氨酶检...
  • 1篇临床用药

机构

  • 5篇嘉善县第一人...

作者

  • 5篇金雪华
  • 1篇付文江
  • 1篇范露萍
  • 1篇谢珊珊

传媒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3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抗凝血酶Ⅲ和狼疮抗凝物联合检测在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中的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3)和狼疮抗凝物(LAC)联合检测对评价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意义。方法:测定40例晚期肺癌患者、27例良性肺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AT-3、LAC比值、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全血CRP、PLT、MPV和PDW水平,计算AT-3、LAC和二者联合阳性率。结果:肺癌组AT-3显著低于而LAC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良性肺疾病组(P<0.01)。<60岁组和男性组AT-3水平分别显著高于>60岁组和女性组(P<0.01)。AT-3与FIB和MPV,LAC与CRP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AT-3和LAC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联合检测AT-3和LAC对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金雪华谢珊珊
关键词:肺癌高凝状态狼疮抗凝物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酶显色法检测52例结核性脑膜炎、48例化脓性脑膜炎和45例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腺苷脱氨酶水平。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腺苷脱氨酶水平分别为(16.51±6.53)、(5.62±2.57)、(3.25±1.3)U/L;结核性脑膜炎组腺苷脱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P<0.05);治疗后2、4、6周腺苷脱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进展,腺苷脱氨酶水平不断下降(P<0.05)。结论脑脊液中的腺苷脱氨酶测定有助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发现及鉴别诊断,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可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指导临床治疗。
金雪华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腺苷脱氨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病原菌检测、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探讨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病原菌、耐药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分析1 586例使用呼吸机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55例发生VAP,发病率为41.3%,早发性VAP 134例,迟发性VAP 521例;550例检出病原菌,分离病原菌715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96株(69.4%),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128株(17.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91株(12.7%),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混合感染324例,单一感染226例;病原菌耐药性高;危险因素有通气时间、年龄、意识障碍、切开气管及抗菌素应用,其中通气时间、年龄与感染有关;经医治VAP 313例治愈(47.8%),49例好转(7.5%),死亡293例(44.7%);非VAP 591例治愈(63.5%),200例好转(21.5%),死亡140例(15.0%)。结论 VAP常见致病菌耐药性高,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
沈婷婷金雪华付文江
关键词:病原菌检测耐药性
临床用药在清洁中段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2005年
金雪华范露萍
关键词:抗生素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菌
创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了解创口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日-2011年10月31日临床各种创口中分离的197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69株,占35.0%,革兰阴性菌102株,占51.8%;前3位的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3.4%、17.3%、15.7%;MRSA和MRCNS检出率分别为25.0%、70.6%,未发现对糖肽类中介或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ESBLs检出率分别为66.7%、50.0%,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检出多药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1株,鲍氏不动杆菌2株。结论定期进行耐药监测有助于了解创口感染的病原菌耐药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金雪华
关键词:创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